早奏玉垣绩,才登金掌班。
众皆期两地,谁谓老三山。
江夏勋劳上,东平礼义间。
壮猷惭弗克,孰与济时艰。
诗句解析
1 “早奏玉垣绩”:
- 玉垣:这里指宫廷,暗示赵无垢在朝廷上的贡献。
- 绩:功绩、成就。
- 这句话表达的是赵无垢很早就在朝廷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 “才登金掌班”:
- 金掌:古代皇宫中的高级官员。
- 班:行列,等级。
- 这句话意味着赵无垢很快就晋升到高位,成为朝廷中的高官。
- “众皆期两地”:
- 两地:可能指的是朝中不同的地方(如东、西二地)或不同职位(如中央与地方)。
- 这句话表达了所有人都对他的期望和关注。
- “谁谓老三山”:
- 三山:通常指长江中下游的三座著名山峰,这里是用来形容某人年事已高。
- “谁谓”表示反问,意思是“谁会认为”。
- 这句话反问众人,质疑他们是否认为赵无垢年纪大了,不再有成就。
- “江夏勋劳上”:
- 江夏:地名,此处可能指江夏侯,即某位功臣的封邑。
- 勋劳:功勋和功劳。
- 这句话赞扬了赵无垢在江夏地区的功勋。
- “东平礼义间”:
- 东平:地区名,可能是山东一带。
- 礼义:指遵守礼节和道德规范。
- 这句话表明赵无垢在山东地区也有良好的道德和礼仪表现。
- “壮猷惭弗克”:
- 壮猷:宏大的谋略或计划。
- 克:成功。
- 这句话表达了赵无垢虽有雄心壮志,但未能成功。
- “孰与济时艰”:
- 孰与:与谁比较,哪个更好。
- 济时艰:帮助国家度过困难时期。
- 这句话是在询问,与赵无垢相比,谁能更好地帮助国家渡过难关。
译文
早早在宫廷里献上自己的努力,很快便登上了高位成为金掌班的成员。大家都期待他能在朝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谁又能想到他已是年事已高呢?他在江夏有着显著的功绩,也在山东展现了他的礼仪之道。虽然他有宏伟的计划和抱负,却常常感到力不从心,这又该如何与那些能够真正为国分忧的人比较呢?
赏析
这是一首赞颂赵无垢的诗,通过对其早年成就、中年地位、老年贡献以及壮志未酬的描写,展现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情感和责任感,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整首诗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描绘出了一幅鲜明的历史画卷,让人感受到赵无垢这位伟大人物的光辉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