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竹庵前久不疑,雨花岩畔更忘机。
何人得似江居士,在定时多出定稀。
”`
民表圆同庵
翠竹庵前久不疑,雨花岩畔更忘机。
何人得似江居士,在定时多出定稀。
注释:这是一首宋代诗人吕希纯所作的诗。诗中描述了他在翠竹庵前久久地沉思和在雨花岩畔忘却一切的境界。他羡慕江居士的禅定之术,感叹自己的定力时有时无。
译文:
翠竹庵前我沉思已久,雨花岩畔我忘却尘嚣。
谁能像我一样,江居士般在定时中保持清醒?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禅宗思想的向往,以及在大自然中的感悟。他用“翠竹庵前久不疑”形容自己在静坐中的专注与平静,用“雨花岩畔更忘机”来形容他对世间纷扰的超脱。而“何人得似江居士,在定时多出定稀”则体现了诗人对佛学修行境界的理解,认为只有像江居士那样能够控制自己定时定量的行为的人,才真正达到了禅宗的精神层次。诗中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心如止水的宁静境界,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