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李才逾郑,关门已及周。
山支抱巩合,洛尾贯河流。
驿骑迎朱毂,封人讶白头。
往来何太数,惭恨见嵩丘。
【注释】
行李才逾郑:指诗人的行囊刚刚越过郑国,指他刚离开洛阳。
关门已及周:指诗人经过函谷关,进入周地。
山支抱巩合:指黄河从巩县流向西南,流过华山。
洛尾贯河流:指黄河下游,经洛河、济水流入大海。
驿骑迎朱毂,封人讶白头:指诗人到达目的地后,受到驿站人员的迎接。
往来何太数:指诗人频繁来往于京城洛阳和外地之间。
嵩丘:指中岳嵩山,是古人祭祀的地方。
【赏析】
这首咏怀诗写自己频繁往来于京城洛阳和外地之间的经历,抒发了对京都生活的留恋和对远离家乡的无奈。
首联“行李才逾郑,关门已及周”,点明行程的开始。行李刚出郑国,就进入了洛阳。洛阳是当时政治的中心,也是文人荟萃之地,诗人在此逗留的时间不会很长。
颔联“山支抱巩合,洛尾贯河流”,描写了洛阳一带的自然景观。黄河从巩县流出后,蜿蜒向西北奔流而去。诗人站在高处俯瞰黄河与洛水的交汇处,感叹祖国山河的壮丽。
颈联“驿骑迎朱毂,封人讶白头”,描绘了诗人在各地奔波的场景。驿站人员热情地为他准备了车马,而当地官员则对他的白发表示惊讶。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民间生活的向往。
尾联“往来何太数,惭恨见嵩丘”,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京都生活的留恋之情。他频繁地来往于京城和其他地方之间,感到有些不自在。当诗人看到嵩山时,更是感到惭愧和遗憾。嵩山是中岳,是古代帝王祭祀的地方,诗人在这里感慨自己的身份低微,无法与皇帝相比。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描绘了自己在京城和外地之间的生活经历,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同时,诗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也给诗增添了一些艺术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