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外峥嵘岁,河边寂寞洲。
寒云能不雨,高柳强先秋。
野静狐狸出,沙长雁鹜留。
登临虽信美,无赋可销忧。
【注释】
关外:关塞以外,边远地区。峥嵘:高峻、雄伟的样子。
河:指黄河。
寒云能不雨,高柳强先秋。野静狐狸出,沙长雁鹜留。登临虽信美,无赋可销忧。
【译文】
关外山连山,景色壮丽;河边洲上人烟稀少,一片寂寞。
冷月无情地照耀着大地,天气寒冷,不会下雨;高高的柳树,却早早地飘落了黄叶。
原野很静,狐狸出来觅食;沙地上有雁在栖息。
虽然登高望远,风景确实很好;但诗人却无词可赋,只能把忧愁写在心间。
【赏析】
此诗是王维晚年的代表作之一。全诗四句,每句七字,共二百四十个字,是一首七言律诗。
首联“关外峥嵘岁,河边寂寞洲。”起笔点明地点,交代了写作背景和环境。“峥嵘”二字用来形容关外的山峦连绵不绝、高耸入云的景象,突出了大自然的雄伟和壮阔。“河”字点明了写作地点是在河边。“洲”字则描绘出河岸上的小岛,增添了一丝生机和活力。
颔联“寒云能不雨,高柳强先秋。”这两句诗进一步描写了关外的景色和气候条件。“寒云”一词既形容了天空中的云彩,又暗示了天气的寒冷;“不雨”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现象的一种感慨。“高柳强先秋”则是说高高的柳树早早地飘落了黄叶,与秋天的到来相呼应。这里的“秋意浓浓”,不仅反映了季节变化带来的景色,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岁月无情的感慨。
颈联“野静狐狸出,沙长雁鹜留。”这两句诗继续描绘关外的自然景观。“野静”一词描绘出了一片宁静、空旷的景象;“狐狸出”则表现出动物们活跃的情景;而“沙长雁鹜留”则形象地刻画出了大雁在沙滩上留下的痕迹,让人联想到它们忙碌的身影和辛勤的生活。
尾联“登临虽信美,无赋可销忧。”这两句诗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思想。诗人在登高望远的时候,虽然眼前的景色确实美丽动人,但却无法用诗句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只能把忧愁留在了心中。这里的“登临”一词既指诗人登上高处的动作,又指他在欣赏美景的过程中所经历的情感变化。“信美”二字表示诗人对眼前美景的赞赏之情,而“无赋可销忧”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惆怅。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关外的壮丽山河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岁月无情的感慨以及对生活琐事的无奈和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