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发仙郎得郡新,颍川重喜拂征尘。
樽前道旧情无改,马上裁篇笔有春。
万里江山迎使旆,九门冠剑别朝绅。
请君更读韦平传,莫把家声苦让人。

这是一首酬答诗,作于诗人任越州吕乡县令期间。吕乡,今属浙江绍兴诸暨市。

绿发仙郎,指吕乡县令李德裕。唐时县令皆着绿袍,故称绿发。

颍川,即颍水之北,在今河南禹县、许昌之间,当时为颍川郡。

拂,犹“过”之意。

樽前道旧,谓在酒筵上谈往事。

裁篇,指作文,作诗词。

朝绅,朝廷官员。

韦平,唐人,曾官宰相,有《平氏集》。

赏析:

首句“绿发仙郎得郡新”,点明赠诗者是李德裕,并说明他刚到越州任县令不久,所以称“绿发”。

次句“颍川重喜拂征尘”,说吕乡(今属浙江诸暨市)人民又迎来了一位从远方来的新县令。这一句中“重喜”二字,既写出了当地人民的喜悦心情,也表现了吕乡人民对李德裕的热烈欢迎和感激之情。

第三句“樽前道旧情无改”,说在酒宴上,他们畅叙友情,彼此间的感情没有改变。“樽前”,指酒席上;“道旧”,即叙旧,即谈旧日情谊;“无改”,指没有变化,不变。这一句表达了诗人与对方深厚的友谊。

第四句“马上裁篇笔有春”,说李德裕在马上挥笔作诗的情景。“马上”二字,表现出他急于赴任的心情。“裁篇”,即写诗、作诗;“笔有春”,指诗写得如春天般明媚、生气勃勃。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吕乡人民的深厚感情。

五、六句“万里江山迎使旆,九门冠剑别朝绅”,说吕乡县境辽阔,山明水秀,迎接新任县令的旌旗;朝廷文武百官都穿着朝服,手持宝剑前来送行。“使旆”,本指古代使者的车旗,这里指旌旗;“九门”,指宫城城门;“冠剑”,指官服和佩剑。这两句描绘了一幅送别景象,烘托出诗人离别时难舍难分的心情。

最后两句“请君更读韦平传,莫把家声苦让人”,是劝慰对方的话。“韦平”,即韦丹。唐人以能文著称的,除了韩愈等大文人外,还有韦丹。韦丹曾任宰相,著有文集。《太平寰宇记》卷七五引《唐书》记载:“韦丹字平仲,相州人。……以文章知名,仕至宰相。”这两句是说:希望你再好好研读一下这位宰相韦丹的传记,不要因为自己的名声被他人利用而后悔莫及啊!

作者先赞美了吕乡的山水之美、人情之厚、民风之淳;接着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新任职者的鼓励与期待;最后以劝诫的口吻提醒友人要珍惜自己的名声,不要被人利用而后悔莫及。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既表达了作者对吕乡人民和友人的美好祝愿,又表达了自己对名利得失的看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