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客天街夜辔还,霰花无数拂雕鞍。
路疑西极瑶池近,人似南朝鹤氅寒。
漏鼓传声催暝色,曲车迷辙寄馀欢。
埙篪雅韵皆多感,偏觉阳春再和难。
【注释】
①中丞晏尚书:即晏殊,字同叔,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曾任集贤殿大学士、参知政事等职。十二兄:指晏殊的兄弟。②辔(pèi):马笼头。③霰花:雪花。④瑶池:传说中的神仙居住之处。⑤鹤氅(chǎng):用白鹤羽毛制成的衣,象征高洁。⑥暝色:傍晚时分。⑦埙(xūn)篪(chī):两种古代吹奏乐器。⑧阳春:这里泛指美好的乐曲,多指《阳春白雪》。⑨偏觉:特别觉得。⑩和难:难以和奏。
【译文】
有客人在天街夜归,骑着马归来,无数雪花拂动着雕鞍。路疑西极瑶池近,人似南朝鹤氅寒。漏声将黑夜传唤,曲车迷了道路,寄托余欢。埙篪雅韵皆多感,偏觉阳春再和难。赏析:此诗是一首赠答之作。诗人与晏殊是至交好友,这首诗是作者在一次夜归途中遇到大雪时,写给晏殊的,表达了对晏殊的思念之情。首句“有客天街夜辔还”,写诗人在深夜回家的情景;二句“霰花无数拂雕鞍”,写诗人骑马前行,路上飞雪如霰,洒满了马笼头;三句“路疑西极瑶池近”化用了李白《清平调》“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中的意境,写出了诗人对晏殊的深深怀念;四句“人似南朝鹤氅寒”,以南朝诗人谢朓自比,表现出自己高洁的品质。五句“漏声催暝色”点出时间是在夜晚,六句“曲车迷了道路,寄托余欢”则描绘了诗人回家路上的情形。最后两句“埙篪雅韵皆多感,偏觉阳春再和难”,是说诗人听到埙篪乐的美妙声音,心中充满了感慨,但是又觉得很难演奏这首曲子。全诗意脉连贯,结构严谨,感情真挚,风格清新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