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故由来足纠纷,高才忧世强云云。
太宗不用长沙傅,虚使群臣谥孝文。
《漫成二绝》的原文是:
代故由来足纠纷,高才忧世强云云。
太宗不用长沙傅,虚使群臣谥孝文。
接下来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代故由来足纠纷”:暗示着国家内部的各种纷争和冲突源远流长,难以根除。”代故”指的是朝代更替后遗留下来的各种问题和矛盾,“由来”表示这些纠纷和冲突已经存在很久了,“足”意味着非常之多,“纠纷”则是指各种复杂的矛盾或争斗。
“高才忧世强云云”:这里的“高才”指才华出众的人,而“忧世”则表达了这些人对时局的忧虑和不安。“强云云”可能是一种夸张的说法,用来强调这些才华横溢的人在面对国家和社会的困境时所表现出的坚定和执着。
“太宗不用长沙傅”:这里提到的“长沙傅”可能是历史上的一位著名人物,但具体是谁则不得而知。而“太宗”则是指唐朝的唐太宗李世民。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尽管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位英明的统治者,但他最终还是没有采纳那位长沙傅的建议或者政策。这可能是因为李世民看到了其他更好的选择,或者是因为长沙傅的建议不符合当时的国情和需求。
“虚使群臣谥孝文”:这里的“群臣”指的是所有参与讨论和决策的人物,“谥”是一个古代的谥号,通常用来评价一个人的一生,而“孝文”则是指唐代的一个年号。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虽然朝廷中的大臣们纷纷给皇帝起谥号,赞扬他的孝顺和文治武功,但实际上这些谥号并没有真正地反映皇帝的真实品质和成就。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只是表面上迎合皇帝的意愿,而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理解皇帝的为人和治国理念。
这首诗通过描绘朝代更迭带来的纷争、英才的忧虑以及皇帝未能采纳贤臣建议的情况,展现了一个历史时期内政治上的混乱和人才的无奈。同时,通过对比不同时期的皇帝和其政策,反映了历史的变迁和政治的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