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惊单枕拂霜毛,月影初低烛影高。
枝上万禽犹寂寂,寒鸡何事独三号。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表达技巧,解答时,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进行分析。
此题要求学生分析诗歌的内容和情感,赏析作者在构思与创作中所下的努力,体会诗词的思想感情,理解作品的内涵,分析作品的结构,概括作品的主题,理解作品的艺术手法,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语言技巧以及作者的写作特点等。
本诗是一首描写夜晚景色的七言绝句。首句“夙兴”,说明诗人一早就起床了;第二句写诗人刚起床,就听到鸡叫;第三句写诗人看到的景象:月光刚刚照到地上,而烛影却显得格外明亮;第四句写诗人看到的场景:树上各种鸟儿都还没有醒来,只有寒鸡独自啼鸣不已,好像在埋怨什么。这首诗写的是诗人早起看到的夜景,表现了诗人对黎明时分宁静美景的喜爱。全诗用词精炼,意境深远,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
【答案】
译文:早晨起床后,我听到鸡的叫声。月光刚刚照到地上,而烛影却显得格外明亮(我)看到树上各种鸟都没有醒来,只有寒鸡独自啼
鸣不已,好像在埋怨什么。
注释:夙兴:早起来。拂霜毛:拂去身上的霜。初低:开始落下。月影:月亮的影子(即月光)。枝上万禽犹寂寂:树梢上的
千万只禽鸟仍然静悄悄的。寒鸡:指报晓的鸡。何事:为什么。独三号:独自啼鸣不止。赏析:这首七绝,写诗人清晨起床
后的所见所闻,以清丽明快的语言,绘出了一幅优美的画面。起首二句,描绘的是一幅宁静的夜景。诗人于凌晨起身,听到屋外
有鸡啼,便走出房门,只见月光如水,洒满院落,而烛光却更显明亮,把庭院照耀得通亮通亮。这是一幅多么美妙的画卷!然
而,在这幽雅的景色面前,诗人却没有陶醉其中,而是紧接着又看到树上的禽鸟们还都沉浸在梦乡之中,没有醒来,这又给
他带来了一丝遗憾。然而,诗人并没有因此而失望,因为在这宁静的夜色中,还有那一声声报晓的啼鸣声。最后一句,诗人将笔触
从室内转向室外,写到报晓的啼鸣声:只见那只报晓的寒鸡独自啼鸣不止。这一细节的刻画,使这幅画卷增添了一份灵动
和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