岿然千古卧龙山,节物年来□旧观。
犹有楼台出天半,正令星斗逼人寒。
春风偶种花千树,夏日仍栽竹万竿。
自愧牧民无实□,漫留佳致后来看。
【注释】卧龙山:指诸葛亮,三国时期蜀国丞相,字孔明。他隐居隆中时,自称“卧龙”。
节物年年来:每年来到这山的节日或景物。
楼台出天半:山顶上的楼台高耸入云。
星斗逼人寒:星星和北斗星都显得特别明亮,让人感到寒冷。
春风偶种花千树,夏日仍栽竹万竿:春天偶尔能种出上千棵树的花,夏天仍然可以种植成千上万竿竹子。
自愧牧民无实□:我自叹没有实际能力治理百姓(比喻自己没有政绩)。
漫留佳致后来看:白白地留下好景色供以后观看。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登卧龙山时的即兴之作。诗人在山上远眺,只见山势高峻,山峰挺拔入云,有“卧龙”之状。他想到自己虽然隐居山林,却未能实现“出将入相”的理想,于是感慨万千。他看到山上的楼台、花树、竹竿,联想到自己的政治生涯,不禁感到惭愧。最后一句“漫留佳致后来看”,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也流露出他对政治理想的执着追求。整首诗通过对卧龙山的描绘,抒发了诗人的感慨与自省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他的政治抱负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