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昨日我离家,转眼俄惊阅岁华。
春草池塘长入梦,不堪两度见荷花。

【注释】

戊子:唐文宗开成五年。孟夏,农历四、五月份。碧云亭:在今江苏苏州市西洞庭西山中。登高有感二首:即题作《碧云亭》。

俄惊:一转眼之间。阅岁华:过了一年的时间。

池塘:指池塘边的长堤。荷塘:荷花池。

不堪:经不住。

【赏析】

这两首诗,是诗人离开苏州时所作。第一首写他离苏前的心情,第二首写他重到苏州后的感受。

第一首的首句“去年昨日我离家”,表明诗人去年今日已离开了家乡,而如今又回到故地,不禁感慨万千。次句“转眼俄惊阅岁华”,说明从他离家到现在才过了一年的时间,却感到像过了一个世纪一样漫长。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之快和人生易逝之感怀之情。

第三句“春草池塘长入梦”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景图,春草覆盖着池塘,仿佛把整个水池都淹没了,使人产生一种朦胧的美感。诗人在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春草比喻为梦中的景象,使诗句更加生动有趣。同时,“入梦”一词也暗示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尾句“不堪两度见荷花”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怀念之情。荷花是江南地区特有的花卉之一,象征着美丽和纯洁。这句诗中的“不堪”一词既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美景难以忘怀的感叹,又流露出他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第二首的首句“登高有感”表明诗人登上了碧云亭,并有所感触而写下了自己的感受。次句“回首吴山江水远”,描绘了诗人站在碧云亭上眺望远处的吴山和江水的情景。这里的“吴山”指的是苏州的东山,而“江水”则指的是长江。

第三句“旧国年年知几回?”则是诗人对自己曾经居住过的国家的年月进行询问。这里的“旧国”指的是过去的国家,而“年年”则表示每年都会发生的事情。诗人通过提问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于过去的回忆以及对国家历史的关注之情。

第四句“谁识当年意气豪”则是诗人对于当年意气风发的情感进行回忆。这里的“谁识”是指能够理解的人,而“当年意气豪”则形容了诗人当年充满自信和豪迈气概的状态。

尾句“只今惟有泪沾袍”则是诗人对于现在只能默默流泪而无法表达自己的情感的无奈与悲哀。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于现实困境的无奈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内心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感情及其内心世界的丰富变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