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寒宜伴列仙臞,欲喜依刘计未疏。
自昔暗中人易记,到今名下士非虚。
欲从给事论奇字,拟向中郎得异书。
愿借牙签三万轴,为公一一辨蟫鱼。
【注释】
刘殿院:指唐代名相刘禹锡。刘禹锡在唐穆宗时曾为监察御史,因参与政治斗争被贬为朗州司马。《唐诗纪事》记载他“好聚书,有‘书巢’之号”。
依(yī):依靠,倚仗。
自昔:从古以来。暗中人:指善于记性的读者。易记:容易记住。
名下士:指那些博学多知的人。
给事:指唐代的中书舍人。中郎:指晋代的文学家张华。异书:指珍奇的书籍。
牙签:《宋史·艺文志》记载:“牙签,以木为之,上平刻书字,长四寸,广一寸二分。”此处指书签。三万轴:三千三百轴。这里用夸张的方法,表示数量之多。
辨蟫(fán)鱼:辨别鱼蠹,即鉴别书籍的版本。蟫鱼是一种蛀虫,古人认为书虫是蠹食古籍的一种,故称“鱼蠹”,比喻书籍的蠹蚀。
赏析:
这是一首借阅图书的诗。首联写向刘殿院借书,意在说明自己虽不才,但善解书意;颔联说过去能记住别人的话,现在却记不得别人的姓名了;颈联写自己想要借给他人书籍,但不知对方是否愿意;尾联表达愿将所借书逐一鉴定其版本真伪的愿望。这首诗通过借书这一具体事件,表达了一种渴望学习的心情,同时也体现了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和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