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株高下隔桃蹊,万顷烟波似渼陂。
画手无人貌平远,小亭风冷立移时。
注释:柳树的枝条高低不一,隔开了桃林小径。万顷烟波,犹如陶渊明笔下的渼陂美景。画手无人,只能描绘出平远的景色。风冷,小亭子也显得有些寒冷。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诗。诗人以柳树为线索,通过描写柳树的高低、桃林小径的阻隔以及万顷烟波的美,展现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拟人等手法,使整首诗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首句“柳株高下隔桃蹊”,描绘出了一幅春日里,杨柳依依,枝繁叶茂的景象。这里的“柳株”指的是柳树,而“桃蹊”则是指桃林小径。诗人通过对柳树的描绘,引出了对桃林小径的描写。
第二句“万顷烟波似渼陂”,进一步扩展了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这里,“烟波”指的是水面上弥漫的烟雾和波浪,而“渼陂”则是地名,指代的是陶渊明笔下的美景。诗人用“似”字将两者联系起来,形成了一种意境上的相似。
第三句“画手无人貌平远”,则是诗人对绘画艺术的一种赞美。这里的“画手”指的是画家,“平远”则是指画面中的景物距离较远,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诗人认为,没有画家的描绘,人们只能凭借自己的想象去感受这种美景,这种观点在当时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最后一句“小亭风冷立移时”,则是诗人对自身感受的一种描述。这里的“小亭”指的是诗人所站立的地方,“风冷”则是指周围的环境氛围。诗人用“立移时”来形容自己在小亭中停留的时间很长,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这种美景的喜爱之情。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自然美景的魅力,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绘画艺术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