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德政殊清明,斯堂故以景苏名。
可怜向苦糟曲厄,东撑西柱悬河倾。
一从公来忽嗟叹,不日云斤还旧观。
败栋宅鼠壁篆蜗,涌翠流光复辉焕。
坐想岷峨远山碧,先生已矣遗陈迹。
华阳三十六篇诗,今日拂尘炯全璧。
自来苏李两名家,斯堂二贤愈光华。
看公了却此县债,步武先生云路快。
景苏堂新复上李明府
景苏堂,即景苏堂,故址在今四川成都市。明府,唐、宋时称州郡长官为明府。李明府,指李皋。皋为唐宪宗元和年间成都尹,以德政闻名。
先生德政殊清明,斯堂故以景苏名。
“先生”指李皋。“德政”指他治理成都时的政绩。“殊”同“殊”。“景苏堂”是李皋任成都尹时所修的官邸,以“景苏”命名,意取其“景仰苏轼”之意。
可怜向苦糟曲厄,东撑西柱悬河倾。
“糟曲”指酒。李皋任成都尹时,曾大力提倡酿酒业。“东撑西柱”指屋檐下支撑房屋的柱子。这里比喻李皋治理成都时,如同屋檐下的支柱,承受着沉重的责任,使整个成都都为之倾覆。
一从公来忽嗟叹,不日云斤还旧观。
“云斤”指斧头。“旧观”指旧有的官邸。这里比喻李皋上任后,很快发现成都的问题,如屋梁上的蛀虫一样严重,于是决定重修官邸,使之恢复原貌。
败栋宅鼠壁篆蜗,涌翠流光复辉焕。
“败栋宅”指破败的官邸。“壁篆蜗”指墙壁上的篆刻。“涌翠流光”形容官邸周围景色优美,仿佛碧玉般的山峦,阳光照耀下,犹如流水般明亮。这里比喻李皋上任后,使成都官邸焕然一新,恢复了往日的繁华。
坐想岷峨远山碧,先生已矣遗陈迹。
“岷峨”指岷山、峨眉山,都是四川著名的山峰。“已矣”指已经逝去的人或事物。这里比喻李皋已经去世,但他的政绩仍然留在了四川。
华阳三十六篇诗,今日拂尘炯全璧。
“华阳”指华阳县,是成都的一个县。“三十六篇诗”指李皋任职期间所写的诗文。“拂尘”指擦拭尘埃,表示对文物的保护。“炯全璧”意为这些诗文就像完整的宝玉一样珍贵。这里比喻李皋留下的文化遗产,如同宝玉一般宝贵。
自来苏李两名家,斯堂二贤愈光华。
“苏李”指苏轼、李公佐,都是唐代著名文学家。“斯堂二贤”指李皋与苏轼这两位成都官员。这里比喻他们的政绩都十分卓越,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看公了却此县债,步武先生云路快。
“步武”指模仿、学习。“云路”指仕途之路。这里比喻李皋上任后,迅速解决了成都的问题,并取得了显著的政绩,为后来的人树立了榜样。同时,这也体现了他对官场的敏锐洞察力和出色的领导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