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观打透两重关,无静无观总一般。
须信静时非境静,从知观处是心观。
静观堂十偈
静观打透两重关,无静无观总一般。
须信静时非境静,从知观处是心观。
注释
静观:佛教语,指观察事物本相,不执着于外物的动静。
打透:理解透了,透彻了。
无静无观:没有静止和观察。
须信:必须相信。
静时:即安静的时候。
非境静:不是环境静止不动。
从知:就知道。
观处:观看的地方。
心观:内心的观察。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禅宗的思想,强调内心观察的重要性。诗中说“静观打透两重关”,暗示了禅宗的修行方法,即通过静观来打通内心与外在世界的障碍。诗中的“无静无观总一般”,进一步强调了禅宗的核心思想——一切现象都是幻化不实的,不必过于执着于外在的事物。最后两句“须信静时非境静,从知观处是心观”则进一步解释了禅宗的思想,即在安静的时候,并不是外界的环境静止不动,而是我们的内心也在动;在观察的时候,也不是观察的对象本身,而是内心的观察。这种理解方式更符合禅宗的精神。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禅宗思想的表达,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关注内在精神追求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