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子升台衮,承颜况日长。
鱼轩开大国,鹤发老高堂。
忽报栽萱陨,空馀扇枕凉。
他年黄阁地,谁举伯仁觞。

有子升台衮,“承颜况日长”

鱼轩开大国,“鹤发老高堂”

忽报栽萱陨,空馀扇枕凉。

他年黄阁地,“谁举伯仁觞”

诗句释义:

  • “有子升台衮”:意指自己的儿子已登上高位,如帝王的衮服那样尊贵显赫。台衮通常指代官职或地位,这里比喻儿子的成就非凡。

  • “鱼轩开大国”:用“鱼轩”来象征国家或家庭,意味着家族如同拥有广阔海域和豪华船只的国家一样富有和繁荣。

  • “鹤发老高堂”:形容父母亲年岁已高,白发苍苍。”鹤发”是老年人头发变白的典故,”老高堂”则强调家中长辈的尊高地位和岁月的沧桑感。

  • “忽报栽萱陨”:萱草(即忘忧草)在古代文学中常用来比喻母亲。这里的”栽萱陨”可能指的是母亲的离世,使得原本的温馨瞬间变得悲伤。

  • “空馀扇枕凉”:表达了诗人对母亲逝世的悲痛和怀念。”扇枕”是一种用来驱蚊的器具,象征着夜晚的宁静,而”凉”则暗示了这种宁静已被打破。

  • “他年黄阁地”:借用古代黄阁学士的故事,黄阁学士为唐代名臣姚崇的别称,此处寓意未来有人能够执掌朝政,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这里的”黄阁地”指的是朝廷的重要职位或者治理国家的理想场所。

  • “谁举伯仁觞”:引用东晋王导的故事,王导曾举杯劝酒以慰藉友人,此处暗指在失去亲人后,需要有人能给予安慰和支持。伯仁是王导的字,他的行为象征着对朋友的关怀与照顾。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家庭成员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家人深厚的情感。汪藻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情的表达,将读者带入到一个充满哀愁却又不失温暖的家庭氛围中。诗中的每个字句都透露着深深的孝道精神和对亲人的思念,让人读来既感动又心生敬意。这首诗不仅是对逝去亲人的一种哀悼,更是对家族亲情的一种颂扬,展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鲁国太夫人杨氏挽诗三首》不仅仅是一首悼亡诗,它更是一部关于家族、责任和爱的赞歌,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崇高尊崇。汪藻通过这首诗传达了一个信息:无论身处何方,对家族的责任和关爱永远不应被忘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