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散香山与辋川,功名绿野及平泉。
有田种秫供春醉,五柳先生似更贤。
【注释】
澹岩书堂:指张九龄所居的“澹岩馆”。张九龄在任宰相时,曾建澹岩馆于曲江之畔。
萧散:闲适超脱;不拘形迹。
香山:山名,又名太白山,在今陕西宝鸡县东,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故乡。
辋川:辋川山庄,亦称辋口山庄,在今陕西省蓝田县东南,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故居。平泉:指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的陵园,在今北京市昌平区境内。
五柳先生:即陶渊明,字元亮,东晋末至南朝宋初著名的文学家。
【赏析】
这是一首题咏诗作的七绝。首二句赞颂张九龄为官清廉,政绩卓著,其人品、文品俱高,与陶渊明相比也不逊色。后二句则进一步以陶渊明自比,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全诗格调高雅,意境清新,语言简炼,富有哲理。
首句“萧散香山与辋川”,用“萧散”二字形容淡泊名利的心境,用“香山”和“辋川”两个地名来点明自己的隐居之所。张九龄在任职期间,曾经两次被罢相,后来就退隐到了家乡。他的住宅名叫“澹岩馆”,坐落在曲江之滨。这里环境幽雅,风景如画,十分适合修身养性。
第二句“功名绿野及平泉”,是说在官场上虽然有很高的地位和名声,但是自己并不看重。“绿野”是指田野,“平泉”则是皇帝的园林,都远离尘嚣,没有纷争。所以张九龄宁愿退隐到这样的地方,也不愿意继续做官了。
第三句“有田种秫供春醉”,是说自己在家乡有一片田地,可以种植高粱之类的粮食作物。春天来了,自己可以喝着自家种的酒,尽情地享受春天的美好时光。“秫”是一种高粱品种,“春醉”是指春天喝酒的乐趣。
第四句“五柳先生似更贤”,是以陶渊明自比。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他曾经做过几年的小官,后来就辞官归隐田园。他喜欢种五柳树,所以后人称他为五柳先生。这里的“先生”就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相当于现在的“老师”。
【译文】
我居住在香山和辋川之间,虽身居高官却心如平民。
拥有田地种高粱,春天美酒让人沉醉。
像陶渊明那样的人,更加贤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