怜君如泛梗,漂泊竟何之。
经岁无来信,还家是几时。
秋高鸿过少,地冷菊开迟。
屡夕寒灯下,秋吟只自知。

【解析】

  1.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怜君如泛梗,漂泊竟何之”的意思是:你像随风飘荡的浮萍,漂泊不定;你到底要到哪里去呢?怜:怜悯、同情。“经岁无来信”的意思是:一年来没有你的来信。经:经过。岁:年。“秋高鸿过少,地冷菊开迟”的意思是:秋天天气晴朗,大雁南飞,而我却很少见到;寒霜降临,菊花才盛开。
  2. 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理解。“屡夕寒灯下,秋吟只自知”的意思是:我每夜都在寒冷的灯光下吟咏着,只有自己知道。此两句是说,诗人在寒灯之下吟咏,无人能知,表达了诗人孤寂落寞之情。
  3. 本题考查对诗歌语言特色及表达技巧的理解。首联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梦鹤,将梦鹤比作飘泊不定、四处流浪的浮萍,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怜”字写出了诗人对梦鹤的同情与关切,表现出他对梦鹤的深情厚意。颔联运用反诘的修辞手法写诗人对梦鹤的思念之情。“经岁无来信”一句,以“经岁”和“无”两个词语,强调时间的漫长,突出了诗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盼望之情,表达了诗人对梦鹤的殷切期盼之情。尾联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写诗人对梦鹤的担忧之情。“秋吟只自知”,这句既写出了诗人孤独凄凉的处境,也写出了诗人内心苦闷抑郁的心情。
  4. 本题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这首诗通过梦鹤这一意象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同时借景抒情,抒发了自己孤寂落寞之情。
    【答案】

寄吴梦鹤
怜君如泛梗,漂泊竟何之。
经岁无来信,还家是几时。
秋高鸿过少,地冷菊开迟。
屡夕寒灯下,秋吟只自知。
译文:
可怜你在异乡漂泊,究竟要到何方?
一年来没有你的书信,归家的日子又是何时?
秋高气爽时节鸿雁南飞少了,地冷霜降菊花开放却晚了。
每逢黄昏独自点一盏寒灯,对着窗外秋风瑟瑟,独自吟咏诗句。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前两句是说梦鹤如同飘荡不定的浮萍,四处漂泊不知所终。后三句写诗人对梦鹤的思念之情。首联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梦鹤,将梦鹤比作飘泊不定、四处流浪的浮萍,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怜”字写出了诗人对梦鹤的同情与关切,表现出他对梦鹤的深情厚意。颔联运用反诘的修辞手法写诗人对梦鹤的思念之情。“经岁无来信”一句,以“经岁”和“无”两个词语,强调时间的漫长,突出了诗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盼望之情,表达了诗人对梦鹤的殷切期盼之情。尾联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写诗人对梦鹤的担忧之情。“秋吟只自知”,这句既写出了诗人孤独凄凉的处境,也写出了诗人内心苦闷抑郁的心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