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方忧北又忧南,无寨无城么障拦。
近县路头都置栅,哨鞭直突也应难。

【注释】

  1. 赵侯:指宋朝的赵昌言,曾任知青城县(今四川青神)事。他任内修整了道路,设置栅寨,并修筑了防御工事,以保境安民。
  2. 惠政纪实诗:指《赵昌言文集》中的《纪置栅关防五县》。
  3. 置栅关防:在边境上设置栅栏和关卡,加强边防。
  4. 五:即《赵氏五歌》。
  5. 方忧:正忧虑、担心。
  6. 无寨(zhe):没有寨子。
  7. 么障拦:没有屏障。
  8. 近县路头:靠近县城的道路上。
  9. 都置栅:全部设置栅栏。
  10. 哨鞭直突:哨兵挥舞长鞭,直冲敌阵。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赵昌言为青城县作的记事之诗。他在任职期间,对青城县的道路、栅栏、关卡等基础设施进行了修建,以保境安民。全诗通过描写青城县道路的修整和设置栅栏关卡的情况,表达了他对百姓的关心和保护,以及他对边疆安全的考虑。

诗的开头“赵侯保民惠政纪实诗纪置栅关防五”表明这是一首记录赵昌言保民惠政的诗歌。接着,诗人详细地描述了青城县的道路修整和栅栏关卡的设置,表达了他的保境安民的决心。

“县方忧北又忧南,无寨无城么障拦。”这句诗描绘了青城县面临的困境。北面有威胁,南面也有危机,没有寨子也没有城墙,使得青城县处于危险之中。

“近县路头都置栅,哨鞭直突也应难。”这句诗表达了赵昌言对青城县道路修整的重视。他决定在靠近县城的道路上设置栅栏,以便更好地保护百姓安全。同时,他还派出哨兵挥舞长鞭,直接冲入敌阵,以应对可能的威胁。

整首诗通过描述赵昌言对青城县基础设施的修建和守卫工作,表达了他对百姓的保护以及对边疆安全的考虑,展现了一位官员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