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忆当年扫弊庐,弟兄同受策名初。
一生不记寻常事,千里犹通咫尺书。
风月遥知四明好,江山况是九秋馀。
片帆未得闲飞去,徒见严君问起居。

【诗句解释】

长忆当年扫弊庐,弟兄同受策名初。

一生不记寻常事,千里犹通咫尺书。

风月遥知四明好,江山况是九秋馀。

片帆未得闲飞去,徒见严君问起居。

【译文】

长忆当初在简陋的书屋中挥笔疾书的情景,我们弟兄共同接受科举考试,初次获得功名。

一生中不曾记得那些平凡的事情,然而却能够通过书信与千里之外的朋友沟通情感。

知道远方的家乡四明(今属浙江省宁波市)风景优美,秋天的山水更加宜人。

我乘一叶扁舟远行,但未能抽出时间悠闲地游览。只能见到友人张太博询问起居安好。

【注释和赏析】

①长忆:长久地回忆。弊庐:简陋的书房,指作者自己曾经读书的地方。

②弟兄:这里是指作者和他的弟弟。受策名:接受科举考试,即考中进士。初:开始的时候。

③一生:此生,一辈子。不记:未曾记得,不曾记得。寻常事:平素的琐碎之事。

④千里:形容相隔遥远。犹通:还能够互通消息。

⑤风月:这里指故乡的美景。遥知:远远地知晓。四明:地名,指作者的家乡宁波府鄞县一带。

⑥江山:指家乡的山山水水。况是:何况还是。九秋:指秋季。余:美好的样子。

⑦片帆:一叶小舟。未得闲飞去:没有空闲时间游赏。

⑧徒:白白地,徒然。见:看望、问候。

【赏析】

这是一首寄给鄞江知县张太博的诗。诗人回忆了自己和兄弟一同考取进士时的情形,以及一生对家国故土的思念,表达了对家乡四明的无限怀念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张太博的关切和关心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流畅,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乡愁和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