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台何处得奇葩,分送天津小隐家。
初讶山妻忽惊走,寻常只惯插葵花。
谢君实端明惠牡丹
霜台何处得奇葩,分送天津小隐家。
初讶山妻忽惊走,寻常只惯插葵花。
译文:
在霜台哪里能采摘到如此美丽的牡丹?它被送到了天津的小隐士家中。我一开始还觉得奇怪,山里的妻子怎么会突然惊慌地逃跑呢?其实她平时只是习惯用葵花来装饰自己的家园。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牡丹的描绘,赞美了其美丽与坚韧的精神,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感激之情。
首句“霜台何处得奇葩”,诗人首先提出了一个疑问,即在霜台这样的地方如何能够采摘到如此美丽的牡丹。这里的“霜台”既指高高的台阶,也暗示了诗人所处的地位;“奇葩”则是指罕见的美丽之花,这里特指牡丹。这一问一答,既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赞赏之情,也为下文的描写奠定了基调。
次句“分送天津小隐家”,诗人将牡丹送给了友人所在的天津小隐家,这一细节描绘出牡丹被精心呵护的场景,也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尊重和友谊。
第三句“初讶山妻忽惊走”,诗人描述了自己看到牡丹时的反应。他一开始以为山里的妇人会因为牡丹的出现而惊慌失措,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这一描述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敏锐观察力,也体现了他对生活中细微之处的感悟和理解。
尾句“寻常只惯插葵花”,诗人以葵花作为对比,进一步强调了牡丹的美丽与独特。葵花虽然也是常见的花卉,但相比之下显得平凡无奇。通过这一对比,诗人赞美了牡丹的独特魅力,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感激之情。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它不仅展现了牡丹的美丽与坚韧,也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独到见解和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