淹留也复可疑人,不向清朝乞此身。
芸阁校雠非苟禄,每回高论助经纶。

【注释】:

  1. 淹留也复可疑人:淹留,停留;可疑人,不可靠。指吕与叔的为人不可靠。
  2. 清朝:这里指朝廷、官府,指代官场。
  3. 芸阁校雠:指藏书楼中校勘书籍的工作。芸阁,藏书楼名,在杭州;校雠,校订文字、音韵等。“校雠”一词出自《汉书·艺文志》。
  4. 非苟禄:不是为了谋取官职。苟禄,谋求官位。
  5. 每回高论:指每每发表高见。
  6. 经纶:治理国家大事的才能。
    赏析:
    这首诗通过作者对吕与叔的评价来表达其对官场生活的不满和厌恶之情。
    首联“淹留也复可疑人,不向清朝乞此身”表达了诗人对吕与叔的不信任,认为他在官场上的行为让人怀疑他是否可靠。同时,诗人表示自己不会向官场乞讨自己的生命,表明了自己不愿为五斗米折腰的决心。
    颔联“芸阁校雠非苟禄,每回高论助经纶”进一步描述了诗人对吕与叔的认识。他认为吕与叔在芸阁校雠工作中并非只是为了谋取私利(苟禄),而是经常发表高见(高论),帮助治理国家大事(经纶)。
    尾联“何事居南国,长为君主忧?”表达了诗人对吕与叔的担忧,认为他不应该居住在南方,而应该为国家效力。这里的“君主”指的是皇帝,因为吕与叔曾在朝中担任过官员,所以这里用“君主”来形容他的地位。
    全诗通过作者对吕与叔的评价来表达其对官场生活的不满和厌恶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