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忽扫地,风流谁复知。
子猷心爱竹,摩诘少能诗。
畴昔山林意,残年丧乱悲。
明珠在沧海,好句莫多遗。

【注释】

毅师:指诗人的朋友,字子毅。以次卿诗编见示:把次卿的诗集给我看。次卿,名不详,可能即李白。二诗还之:你送给我的两首诗让我还给给你。

人物忽扫地:忽然间,那些被世人遗忘的人物。

风流谁复知:又有谁能知道他们的风流呢?

子猷心爱竹,摩诘少能诗:王献之喜爱竹子,王维擅长作诗。

畴昔山林意,残年丧乱悲:他们过去有山中有竹、悠然自得的意境,如今却遭遇战乱而悲伤。

明珠在沧海,好句莫多遗:就像明珠藏在大海里,美好的诗句不能轻易就丢失了。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友人次卿的赠答之作。次卿是李白的好友,李白称他为“逸气凌云”。李白与次卿都是唐代著名的山水诗人,两人交往甚密。李白曾说:“我辈数中,唯子敬、子美最奇。”可见次卿在当时的诗坛上也有相当的声名。然而,李白在《赠汪伦》一诗中却说:“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可见,尽管二人交情很深,但次卿终究是一位被世人遗忘的人物。此诗就是诗人写给次卿的,表达了对次卿的思念和对其诗作的赞赏之意。

首联“人物忽扫地,风流谁复知”,感叹世上那些被人们所忽略的人物,他们虽然才华横溢,但却无人知晓,就像尘土一样被人践踏。这种感慨既包含了诗人对次卿的同情,也包含了对整个文坛现状的无奈。

颔联“子猷心爱竹,摩诘少能诗”则是对次卿的赞美。子猷(王献之)喜爱竹子,王维擅长写诗。这两个人都是李白非常欣赏的人,他们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富有诗意。这两句诗不仅赞美了次卿的才华,也表达了李白对他的羡慕之情。

颈联“畴昔山林意,残年丧乱悲”则描绘了次卿过去的风采。他曾经有山中有竹、悠然自得的意境,如今却遭遇战乱而悲伤。这里的“畴昔”指的是过去的时光,“山林”则象征着他的高洁品质和高尚情操。《诗经·小雅·采薇》中有“采薇采薇,薇亦作止”的句子,这里的“止”指的是一种隐居的生活状态。次卿曾经过着这样的生活,但他最终却不得不面对战乱带来的苦难。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次卿命运的关切和同情。

尾联“明珠在沧海,好句莫多遗”则是对次卿作品的肯定。明珠虽然珍贵,但它却隐藏在大海之中;而美好的诗句却不应该轻易地就被遗忘。这里的“沧海”比喻的是广袤的文学天地,意味着次卿的作品虽然在世间流传不广,但却依然有着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同时,这也表达了诗人对次卿作品的珍视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次卿作品的赞美和对其人生经历的回顾,表达了诗人对其深厚的友情和对其才华的崇敬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文坛的现状和人们对文人的评价标准等问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