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相从政要君,春来花草各欣欣。
须烦无语木上座,时伴能言郑广文。
徒步饱看山入眼,醉归应有句凌云。
谁知九节仙人杖,解与先生立茂勋。

【注释】

林下:指山林。相从:相互交往。政要君:指做官的人。春来:春天来临。欣欣:形容草木茂盛。无语:不说话。木上座:指坐在树梢上的仙人。时伴:随时陪在身边。郑广文:唐代诗人郑余庆,曾任监察御史。凌云:指高入云天。茂勋:美好的功勋。九节:指仙人杖,相传仙人用九节的竹子做杖。

【赏析】

次韵关子东筇杖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写诗人与关子东、郑广文在山林中游玩的情景。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充满了诗意。

首句“林下相从政要君”,描绘了一幅山林之中,文人雅士相聚的画面。其中“林下”指的是山林之中,“相从”表示相聚,“政要君”则指的是做官的人。这句诗通过描绘这一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于山林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春来花草各欣欣”,这句诗描绘了春天到来时,花草树木都生机勃勃的情景。其中“春来”指的是春天来临,“花草各欣欣”则描绘了花草树木都生机勃勃的场景。这句诗通过对花草树木的描述,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

“须烦无语木上座,时伴能言郑广文。”两句诗通过描述两位人物——木上座(可能是指一位仙人或者高人)和郑广文——来表现他们的不同特点。木上座可能是一位仙人或者高人,他不需要说话,而是默默地陪伴在旁;而郑广文则是一位擅长言辞的人,他可以随时与诗人交流。通过这两句诗,诗人展示了两位人物的特点及其在诗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徒步饱看山入眼,醉归应有句凌云。”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徒步欣赏山景,以及醉后作诗的情景。其中“徒步”指的是步行,“足看”表示看得很清楚。“山入眼”意味着诗人可以清楚地看到山的景色。“醉归应有句凌云”则表示诗人喝醉酒后会作诗,其作品能够高入云霄。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创作的热情。

“谁知九节仙人杖,解与先生立茂勋。”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某种神秘事物的好奇和渴望。其中“九节”指的是一种具有九节的神奇杖,据说能够带来好运和吉祥。“解与先生立茂勋”则表示这种神奇的杖能够为诗人带来美好的功绩和荣誉。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获得成功和荣誉的渴望。

这首诗通过描绘与朋友相聚、游览山林、欣赏自然美景等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同时,诗歌也通过描绘两位不同的人物,突出了他们各自的特点及其在诗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