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结客不思家,酒涴春衫白苎麻。
今日江村烟雨里,兵戈满地鬓双华。
【注】
次韵:诗中第一句的韵脚用同一句押韵。草堂主人:指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中期著名诗人。他曾任过杭州刺史(州官),所以人称他为“白乐天”。
雨中十首:即《次韵白乐天江村别草堂主人》,共有十首。
兵戈满地:形容战乱之后,到处都是战争留下的痕迹。鬓双华:头发花白,指年事已高。
【译文】
少年时结伴出游,不思家,酒渍春衫,白苎麻衣沾湿。
今日回到江边的村落,在烟雾弥漫的雨中,到处都是战乱留下的遗迹。
鬓边已是两鬓花白,岁月流逝如梭,感叹时光易逝。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友人白居易的一次深情慰问,同时也是一次对自身经历的回忆和总结。
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年轻时与友人结伴出游,不思家,酒渍春衫,白苎麻衣沾湿。这两句诗通过描写诗人的外貌和动作,展示了他的豪放不羁的性格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这也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风气——崇尚个性解放,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
第三句诗则是对当前情境的描绘。诗人回到了久违的故乡,却看到了烟雨蒙蒙、战乱纷飞的景象。这里的“烟雨”二字,不仅描绘出江南水乡的宁静美,更暗示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而“兵戈满地”则直接表达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和创伤。这种对比强烈的场景让诗人不禁感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
最后一句诗则是诗人的内心独白。他感叹道:“鬓边已是两鬓花白,岁月流逝如梭。”这句话不仅表达了他对青春易逝的感慨,也体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因为只有真正经历过风雨的人才能真正理解朋友之间的情谊,才能体会到这份难得的情感之重。
这首诗通过对过去与现在的对比,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叹,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它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时代风貌和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