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才大今师伯,目短曹刘数仞墙。
我亦当年曾问字,云泥无路可升堂。
这首诗是蔡澄源在看到三家的诗后,为了表达自己的敬仰之情,而创作的。他的诗句和译文如下:
翰林才大今师伯,目短曹刘数仞墙。
我亦当年曾问字,云泥无路可升堂。
译文:
翰林才高如天,如今却只能以师伯的身份来学习,他的眼光短浅,无法理解曹、刘等人的高深学问。我曾经向这位翰林请教过学问,但他总是高高在上,让我无法接近。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翰林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翰林的敬佩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自己曾经向翰林请教过学问,但总是得不到回应的无奈。整首诗充满了对翰林的敬仰之情和对自己求学之路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