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看介子请长缨,白发书生百不能。
谁扫浯溪题岁月,漫郎端欲颂中兴。
亲征诏下朝野欢呼六首
赏析宋代周紫芝《亲征诏下朝野欢呼六首》诗意
- 诗词原文
茫茫禹迹混殊方,谁遣中华作战场。今日澶渊寻旧役,会看兵气扫欃枪。天戈未指敌先摧,掩耳谁能及迅雷。便遣风师清辇路,奉迎北狩两宫回。谁信妖凶胆自惊,君王亲驾六𬴂行。江边红日三更出,怪得欃枪夜不明。
- 译文
在广阔的禹迹上,我们寻找着不同的方向,现在却派遣中国去作战。今天寻找澶渊的旧战役,将会看见兵气扫荡彗星。天还没有挥舞武器,敌人已经摧毁了我们的防线,我无法想象那如迅雷般的攻击。于是命令风神清洁道路,迎接北方的君主返回宫廷。谁相信那个邪恶的怪物,他的胆量已经感到恐惧?皇帝亲自驾车,沿着六条路线行进。江边的太阳在三更时升起,奇怪彗星在夜晚也闪烁不定。
- 赏析
《亲征诏下朝野欢呼六首》是南宋文学家周紫芝的作品。诗人通过描述宋徽宗时期的战争场景,表达了他对国家和平与繁荣的渴望。这首诗歌充满了对国家危机和民族危亡的关注,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坚定信念。
- 关键词注释
- 亲征:指的是皇帝亲自率领军队出征。诏:皇帝的命令。朝野:朝廷上下。欢呼:表达喜悦之情。六首:诗歌共有六段。
- 诗词背景
在北宋末年,金朝不断南下侵扰中原,给国家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周紫芝作为南宋的文学家,他的创作充满了对国家危机的关切和对和平的向往。这首诗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他对国家未来的期待和对民族危亡的关注。
- 诗人观点
周紫芝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他对国家未来的期望。他认为国家应该团结一致,共同抗击外敌,恢复国家的尊严和地位。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希望国家能够实现和平与繁荣。
- 艺术手法
在这首诗中,周紫芝运用了许多生动形象的语言和描绘手法来描绘战争的场景。例如,他使用了“茫茫禹迹混殊方”、“会看一矢殪戎王”等句子来表达战争的残酷和激烈。同时,他也通过对战场环境的描绘来展现战争的氛围和紧张感。
- 文化影响
《亲征诏下朝野欢呼六首》是一首具有重要文化价值的作品。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状况,也展示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期望和对和平的向往。这首诗对于研究宋代的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 历史评价
周紫芝的这首诗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认可。《亲征诏下朝野欢呼六首》被认为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和独特风格的作品。它通过对战争的描述来表达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和平的向往。因此,它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