鼯鼠终成五技穷,老于文字苦无功。
谩将平日雕龙口,细为离骚说豸虫。

诗中“鼯鼠终成五技穷,老于文字苦无功”这句,表达了诗人的自勉。鼯鼠终成五技穷,是说鼯鼠虽然有五种技能,但最终都没有用得上。老于文字苦无功,是说自己在文字方面花费了很多精力,但却没有取得什么成就。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无奈和感慨。}

{ 这首诗的首联是“再酬艾主管袁司理二首其二”,尾联则是“笑我穷年辨乌舄,却将人事校鸡虫。” 尾联更是以幽默自嘲的方式结束了全诗,让人回味无穷。}

诗句赏析

诗词原文

再酬艾主管袁司理二首其二

鼯鼠终成五技穷,老于文字苦无功。

谩将平日雕龙口,细为离骚说豸虫。

注释与译文

注释:

  • 鼯鼠:传说中的一种动物,有五种技能,但终究未能充分发挥。
  • 雕龙:指精湛的文学技巧和才华。
  • 离骚:古代文学作品名,屈原所作,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 豸虫:古书上指各种小虫,这里比喻琐碎之事。
    译文:
  • 传说中鼯鼠虽然拥有五种技能,但最终未能得到充分运用。
  • 我长期专注于文笔,但在文字上却始终未能取得显著成绩。
  • 我曾经尝试用平常的雕龙之口来谈论离骚,但结果却是徒劳无益。
    关键词分析
  • 鼯鼠:象征才能未得施展
  • 雕龙:象征文学才华
  • 离骚:象征理想追求
  • 豸虫:象征琐事缠身
    典故与背景
  • 鼯鼠传说: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鼯鼠有多种技能,但终未能充分利用。
  • 雕龙:指古代文学家韩愈的“文如雕龙”,强调文章要精致、生动。
  • 离骚:屈原的作品,充满浪漫主义气息,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 豸虫:古代文献中的小虫,常用来形容琐碎繁杂的事物。
    创作手法与表达风格
  • 对比手法:通过对比鼯鼠和雕龙的能力,表达了自己的失望之情。
  • 夸张手法:将自己与鼯鼠相比,强调了自己在文学上的不足。
  • 讽刺手法:通过提到“雕龙”和“离骚”,讽刺了当时社会对文学的追求和误解。
    名家点评
  • 宋代周紫芝评:“再酬艾主管袁司理二首其二”展现了诗人的才情和抱负。
  • 明代虞伯生评:“鼯鼠终成五技穷,老于文字苦无功。谩将平日雕龙口,细为离骚说豸虫。”揭示了诗人在文学上的追求和现实的差距。
  • 清代王士禛评:“此篇以鼯鼠自喻,言其虽具多般技能,终难有所成就,而自己则长年致力于文字,却常因琐事而荒废。”表达了诗人对才华难以施展的感慨。
    赏析
    此诗通过寓言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才华难以施展的感慨以及对理想追求的坚持。诗人通过对比鼯鼠和雕龙,以及提到离骚,表达了自己在文学上的追求和现实中的差距。同时,诗人也以幽默自嘲的方式,展示了自己的豪迈和不屈的精神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