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上孤松攲落照,水中花岛散馀霞。
人疑五柳先生宅,又似三堂刺史家。
注释:
岭上孤松欹落照:岭上的孤独的松树,在夕阳的照射下倾斜。
水中花岛散馀霞:水里的花岛在晚霞的映衬下显得分外迷人。
人疑五柳先生宅:有人认为这好像是陶渊明先生的住宅。
三堂刺史家:又像古代的刺史之家。刺史是地方官员的称谓。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通过描写画中景色,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寄托了自己的抱负与志向。
首句“岭上孤松欹落照”,以岭上孤松为画面的主体;“孤松”二字点出主题,表明了诗人对画中所描绘的景物的感情。“攲”字写出了松树的姿态,表现了画家对松树形象的把握。接着第二句“水中花岛散余霞”,“花岛散余霞”是一幅优美的风景图,“水中花岛”是这幅画中的中心景物。诗人用“散余霞”形容“花岛”,既富有诗意,又使画面更加生动。“水中花岛散余霞”两句,写景如画,意境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
第三句“人疑五柳先生宅”,这是对画中人物的描写,也是对画中人物性格的评价。这里所说的“五柳先生”,指的是陶渊明,他是东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哲学家、诗人,他的居所被称为“五柳先生宅”。这句诗的意思是,人们看到画中的这个人物,都以为是陶渊明,就像他自己的住宅一样。“人疑五柳先生宅”一句,不仅写出了画中人物的外貌特征,而且表现出画家善于捕捉人物的特征,把人物刻画得入木三分。
最后一句“又似三堂刺史家”,是对画中场景的进一步描述。这里的“三堂刺史家”,指的是古代的一种官邸,是地方长官居住的地方。这句诗的意思是,人们看到画中的这个场景,都会觉得它像是太守家的府邸。“又似三堂刺史家”一句,既写出了画面的具体细节,又表现了画家对景物的敏锐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整首诗通过描绘画中的景象,抒发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理想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