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君无意惜花残,留得青山隔雨看。
可怪天公不怜客,绿阴成后却春寒。
北湖暮春十首·东君无意惜花残
东君无意惜花残,留得青山隔雨看。可怪天公不怜客,绿阴成后却春寒。
译文:
东君无心去保护那些花朵,只让青山在雨中矗立。奇怪天公为何对游客如此不仁厚,即使有了绿色树荫,也掩盖不了春日的寒冷。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和感慨。首句“东君无意惜花残”,暗示了春天的短暂和易逝,东君(春天之神)本应是万物生长的恩赐者,然而此刻他却似乎失去了关怀之心,任凭花儿凋零。这种对比强烈的手法,不仅增强了诗句的情感表达力,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
第二句“留得青山隔雨看”,则转换了视角,从人的视角转变为自然界中的其他元素。青山的存在,仿佛是一种无声的支持,尽管风雨交加,依然屹立不倒。这里既展现了自然的坚韧与美丽,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力的一种赞叹和尊重。
接下来的句子“可怪天公不怜客”,则是诗人情感的一次爆发。这里的“天公”指的是天气或自然现象,诗人用“怜客”来形容自己如同被遗忘的游子,没有得到应有的关照和爱护。这种表述方式,不仅强化了诗人的孤独感,还透露出一种对世事冷漠的感慨。
“绿阴成后却春寒”,通过描述绿阴(即新生的树叶)的形成来结束全诗,但紧接着的“却春寒”又给读者带来意外之感。这可能意味着虽然春天即将过去,新的生机已经开始显现,但随之而来的却是更加刺骨的寒冷。这种对比增强了整首诗的情感深度和艺术效果。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抒发,不仅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珍惜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更折射出他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这种通过自然景观来反映人生哲理的写作手法,使得这首诗不仅是一幅美丽的画卷,更是一首充满智慧和哲理的散文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