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下清泉古甃寒,百年谁为发幽潜。
可怜昔日供茶鼎,曾与先生当谷帘。

【注释】

濂溪:水名。在今江西南昌市东,有濂溪先生(周敦颐的号)墓。

井清甘而寒:井水的清凉甘甜。

谷帘:古时的酒器。

余尝:我尝试。

亭:即濂溪亭。

庵:小庙,多用作僧人修行的地方。

【赏析】

此诗作于宋熙宁二年(1069)诗人居濂溪先生故基时。当时,山下清泉古甃(zhuō,凿成的方形石块)寒冽,为路人所汲用;昔日供茶鼎之泉,如今已与谷帘一样成为陈迹了。全诗表达了对濂溪先生遗泽的景仰之情及对旧物、往事的怀念之意。

首句写濂溪先生故基之井水清甘而冷,暗用“井渫不食”、“泉洁不火”之典。次句写此井为先生发幽潜之所,意即先生常饮此水以养生息,故言“谁为发幽潜”。三、四两句写濂溪先生生前曾用这水烹茶,并自比为“谷帘”,言其品性清高,生活俭朴。五、六句又写濂溪先生逝世后,此泉水已无人再用,且与先生当年所用的“谷帘”相比,也黯然失色。

全诗虽未明言思念旧日之人,但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濂溪先生的景仰之情以及对过去与先生共处时光的回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