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临思昔人,有意在山麓。
举首瞻孤云,怅怀思宰木。
云亦初何心,意乃自感触。
人生风木念,此念何由足。
忽忽不可留,悠悠空满目。
愿言结斯庐,聊用慰幽独。
【注释】
1.白云亭:位于江西南昌城北,为唐刺史钱仲通所建。诗人于登亭时,触景生情,写下这首诗。
2.四亭:指钱仲通建造的四个亭子,即“清风亭”“高风亭”“白云亭”“清流亭”。
3.思昔人:思念过去的人,这里指钱仲通。
4.山麓:山脚下。
5.宰木:古代祭祀时用来杀牲的木桩。《礼记·檀弓下》:“孔子曰:殷已没久矣。其所以祭者,其以祖代之而已。虽百世可知也。”孔颖达疏:“殷者商姓,灭于周。其祭祀之主,用木为之,故谓之‘宰木’。”后因以为祭祖之名。
6.云亦初何心:云无心而无心于我。
7.意乃自感触:我的心思与云相感而动。
8.风木念:《论语·子罕》:“孔子曰:‘吾有疾在躬,不获静也。命也死,然后定可以往。’”《史记·孔子世家》:“孔子疾病,子贡往问讯病”,孔子说:“赐来!汝知困乎?天将以夫子为木铎。今夫子得归,颜渊为受业矣。君子之道,或中或不中,夫何怨乎?”后人遂以“风木”为丧亲之典,谓父母在世,子女不得安享天年;父母过世,才得尽孝道。
9.此念何由足:这思念之情从何处能得到满足呢?
10.忽忽不可留:恍恍惚惚的不能留住自己。
11.悠悠空满目:茫茫然,一切都空无所有,只看到一片虚空。
12.结斯庐:结庐,筑屋居住。
【赏析】
这是一首怀人诗,是诗人于登白云亭时所作。诗人登上白云亭,登高望远,触景生情,想到昔日与朋友相聚的情景,不禁感叹时光流逝,人事已非。他想到了钱仲通,想起了钱仲通对他的关怀和照顾,想起了钱仲通的为人和品格。诗人感慨万分,写下了这首怀念友人、寄托哀思的诗篇。
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深沉。作者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白云亭周围的景色,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中没有过多的修饰和雕琢,而是通过对景物的描绘,传达出诗人的情感。这种朴素自然而又深沉感人的表达方式,使得诗歌更加具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