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根雅宜幽处,空明宛似僧房。
我作蒲团燕坐,时参鼻观清香。
注释
孤根雅宜幽处:孤,独。雅,雅致。幽处,幽静的地方。
空明宛似僧房:空明,清空明朗,这里形容莲花的形态高洁、纯净。
宛似,仿佛像是。
僧房,和尚住持的屋子。
我作蒲团燕坐:蒲团,佛教僧侣用的垫坐物,形如圆盘。燕坐,指盘腿而坐。
时参鼻观清香:参,指参禅打坐;观,指观想,即静心观察。
译文
独自根须适宜在幽静的地方生长,花朵清空明朗如同僧人的居室。
我坐在蒲团上像燕子一样安静地坐着,经常参悟鼻子里闻到的清香。
赏析
首句写莲花之“独”。莲花是花中之王,历来受到人们的推崇。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诗人以“孤”字来形容其独特之处,突出了莲花的高洁、纯净和超凡脱俗的气质,也暗寓着诗人对自身品格的追求。第二句写莲花之“空”。莲花不与百花争艳,不与青松翠竹比高矮,只求在水面静静地开放,展现出一种空灵、超然的美。这种美不是表面的装饰,而是内在的修养。第三句写莲花之“香”。莲花香气浓郁,沁人心脾。诗人用“鼻观”来强调嗅觉的作用,表明他是通过嗅觉来感受莲花的芬芳。这里的“鼻观”与前面的“参”相互映衬,形成了动静结合的画面。第四句写莲花之“静”。莲花静静地生长在池塘之中,不张扬也不喧嚣。诗人通过“燕坐”这个动作来表达他对莲花的敬仰之情。最后一句写莲花之“清”。莲花虽然生长在污泥之中,但并不沾染半点尘埃,始终保持着清澈、透明的特点。诗人用“时参”来强调他的修行过程,表明他一直在不断地参悟、提升自己的境界。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莲花的描绘来表现诗人的高洁品质、超凡气质和宁静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