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窟藏云造化宽,仙源路在小江干。
三冬洞府幽栖暖,九夏星槎稳泛寒。
飞雁忽经天柱过,蛰龙犹向石田蟠。
揭名为报红尘客,尽把兹岩取次看。
【注释】啸岩:指山中幽静的地方。万窟藏云:形容洞府很多,像云一样密布。造化宽:造化宽大无边。仙源路:神话中仙人的居住地。小江干:指江水较浅之处。三冬:冬天,暗喻深秋、冬春之交。洞府幽栖暖:指冬春之交时,洞穴中栖息着温暖的鸟兽等动物。九夏:夏天。星槎:传说中天上的木筏。飞雁忽经天柱过:飞鸿经过天空中的山峰。蛰龙犹向石田蟠:蛰伏在石头上的龙,比喻隐藏不露的人。揭名:揭下名字。红尘客:世俗之人。兹岩:此山。取次:随意。赏析:这首诗是作者隐居啸岩时所作的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隐居生活的热爱之情。首联描绘了啸岩的自然美景,云朵密布,仙源之路隐没于江边。颔联则通过描绘冬夏两季的景象,展示了啸岩四季如春的美好风光。颈联运用飞雁和蛰龙的形象,寓意诗人的隐居生活如同鸟儿飞翔于空中,鱼儿潜藏在水下,自由自在。尾联则直接点明诗人的身份,虽然身处尘世,但心向往自然,渴望摆脱世俗的束缚,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整首诗以咏叹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充满了浓厚的山水情怀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