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昨登中寿,梅觞庆九重。
回春方昼永,月掩遽云浓。
钟鼓沈长乐,蚕桑罢濯龙。
宣仁遗懿在,定谥独追踪。
回春方昼永,月掩遽云浓。 回春方昼永,月掩遽云浓。 释义为春天到来,天气晴朗。形容景色美丽。
钟鼓沈长乐,蚕桑罢濯龙。 钟鼓沉入长乐宫,蚕桑停止濯龙池。 释义为皇宫中钟鼓声消失,池塘边的蚕和桑树也被砍伐,意味着皇帝已经去世。
宣仁遗懿在,定谥独追踪。 宣仁太后的美德仍在世间流传,谥号独一无二,永远被追赶。 释义为宣仁太后的美德和影响仍然在社会上流传,她的谥号无人能及。
诗翁文字发天葩,岂比青红凡草木。 戴复古是南宋诗人,他的作品充满了豪放之气,他的文字就像天花一样美丽。 这首诗的意思是戴复古的诗词如天花绽放,美丽动人,胜过那些普通的花草树木。
忆昨登中寿,梅觞庆九重。 回忆昨天登上皇位,庆祝九重天恩。 释义为回忆起皇帝登位,庆祝他的统治和恩泽。
回春方昼永,月掩遽云浓。回春即春天来临,阳光明媚;昼永则白天持续很长时间。月掩即月亮遮住了云朵,使月光更明亮。此句描绘出春天的美好景象。
钟鼓沈长乐,蚕桑罢濯龙。钟鼓声沉入长乐宫,池塘旁的蚕桑被砍伐。此句暗示皇宫中的钟鼓声消失了,皇帝去世,宫中不再有喜庆的气氛。
宣仁遗懿在,定谥独追踪。宣仁太后的美德仍然存在于世,谥号无人能及。 释义为宣仁太后的美德和影响力依然存在,她的谥号无人能超越。
诗翁文字发天葩,岂比青红凡草木。 戴复古是一位豪放的诗人,他的诗词如同天花般美丽,胜过那些普通草木。 释义为诗人戴复古的诗词如同天花般美丽,超越了其他花草树木。}
{从古至今,许多文人墨客都曾在诗歌中表达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逝去亲人的哀思。这首诗也不例外。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理解:
诗句1: “忆昨登中寿,梅觞庆九重”。
注释: “忆昨”指的是回顾以前的事情或记忆,“中寿”通常指人到了中年,这里可能是指某位君主或长辈的生日,“梅觞”是一种古代宴会上用来敬酒的美酒,“庆九重”意指庆祝九重天恩,九重天通常指天子,这里指君王。整句的意思是回想起过去的某个庆典,为了庆祝君王的中寿(中年)而举行的宴会上,用梅酒敬酒来庆祝。
诗句2: “回春方昼永,月掩遽云浓”。
注释: “回春”是指春天的到来,”方昼”表示正午时分,”昼永”意味着太阳长时间地照耀着大地,”月掩”指的是月亮遮掩住了云彩,使得月光更加明亮,”遽云浓”则是指云彩厚重、密集的样子。整句可能是描绘了一个宁静美丽的春日黄昏景象,阳光普照大地,而月亮又恰好出现在天空,形成了一种明暗交替的美丽画面。
诗句3: “钟鼓沈长乐,蚕桑罢濯龙”。
注释: “钟鼓”在这里可能是指宫廷内的音乐与鼓声,“沈”有下沉、消逝之意;“长乐”指的是皇家园林的长乐宫,“蚕桑罢濯龙”可能是指皇家的养蚕和种桑活动结束,“濯龙”指的是皇帝或其他高级官员的游乐场所。这两句可能是描述了皇家园林内的音乐和钟鼓声渐息,象征着宫廷活动的结束。同时,也可能是描绘了皇帝去世后的情况,因为皇帝去世后,养蚕和种桑等活动通常会停止。
诗句4: “宣仁遗懿在,定谥独追踪”。
注释: “宣仁”可能是对一位女性皇帝或太后的尊称,“遗懿”指的是留下的美德或功绩,“定谥”指的是根据其生前的行为和事迹给予的封号或称号,“独追踪”表示只有她自己能够追随前人的足迹。这两句可能是表达了对宣仁太后的赞美,赞扬她留下的美德和影响深远。同时,也表达了对她逝世后的哀悼和追忆。
这首诗通过对宫廷宴会、春天景色、音乐与钟鼓声的描述,展现了一个和谐而庄重的画面。通过对宣仁太后的赞誉,表达了对其美德的怀念和对其逝世的哀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