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幢红旆拥西风,几点淮山落眼中。
卧辙正看留使者,褰帷早已识元戎。
儿童骑竹迎并牧,父老封棠记召公。
人望汲卿居禁闼,淮扬只恐又匆匆。
【注释】
- 碧幢:绿色帷幔。
- 红旆:红旗。
- 西风:指秋天的凉风。
- 淮山:淮河两岸的山,这里代指邓州(今河南邓县)。
- 卧辙:在路边停下车来。留使者:留下使者。元戎:指主将或主帅。
- 竹骑:骑着竹子的小童。并牧:指两匹马一起放牧。
- 棠封:用棠树的果实来祭祀。召公:周朝贤臣,名姜尚,封于邓地。
- 汲郡:汉县名,治所在汲县(在今河南汲县)。禁闼:宫门。
- 汲黯:字长孺,西汉人,为人清廉刚直,曾为丞相公孙弘、御史大夫兒宽所谗。后被贬为“大中大夫”。
【赏析】
此诗首联写邓州秋景。一叶秋风,碧幢红旆,点缀着西天,淮水之滨,落日余辉映出山容,一派江山秋色,令人心旷神怡。颔联点明时间地点和人物:时值深秋,邓州西郊,驻节于此的是主将或主帅。
颈联写百姓对留客的欢迎与留宿的感激。儿童骑竹,迎上前来,他们骑在竹枝上,好像一群小马一样,一路欢腾。父老们则在路旁设下酒食,用棠木做祭品来纪念招纳贤才的主将,以表达对他的敬意。
尾联写诗人感慨。汲黯虽遭排挤而远谪边地,却仍受到朝廷重用。如今他已身居要职,地位显赫,而作者却因直言进谏而屡遭贬斥。这不禁让诗人感叹,自己的命运与汲黯相比实在是天壤之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