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锦团圞照眼明,游蜂乍见亦须惊。
君知此种来何处,花萼楼中五弟兄。

【注释】

高邮:宋代高邮州,今属江苏省。知军:知州。芍药:即牡丹花,别称“富贵”。五花三绝:指牡丹花有五种颜色,三种绝色(即红、紫、黄)。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牡丹为题,借花喻人。首句“高邮知军觅芍药一枝五花三绝”,点明了题旨,是说高邮知军为了求取一枝名贵的牡丹花而到处寻找。颔联“蜀锦团圞照眼明,游蜂乍见亦须惊”写牡丹之艳丽。蜀锦团圞,形容牡丹花色彩鲜艳,富丽堂皇。游蜂乍见,也为之一惊。这两句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牡丹花的娇艳和美丽。颈联“君知此种来何处,花萼楼中五弟兄”,诗人进一步抒发自己的感慨。他深知牡丹花来自西域,但在这里却盛开得如此美丽。这两句表达了他对牡丹花的喜爱之情,同时也隐含着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尾联“此花开后诸弟少,大树难移有此枝”,诗人感叹牡丹花虽好,但自己已经不在世了。他希望子孙们能够继承和发扬这种优良传统,继续繁衍生息。整首诗通过咏牡丹花,赞美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和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后代的期望。

这首诗是唐代白居易所作。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等,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与元稹并称“元白”。他的诗歌直白平易,内容贴近现实,语言流畅通俗,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全唐诗》收录其诗作3928篇,现存约3000多首。《琵琶行》《长恨歌》《卖炭翁》《池上》等都是流传千古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