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存即鹿叹无虞,画地虽工理反疏。
直枉已传天子诏,厚诬犹见监奴书。
傥令甬道真难继,未必都曹可遂初。
万里上流关社稷,不知天意竟何如。
闻韩正伦检正挂冠感叹故交怅然久之偶成三首是一首非常优秀的五言律诗,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
存心即鹿叹无虞,画地虽工理反疏。
- 存心即鹿叹无虞: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如果存有私心,就像追逐鹿群一样,最终将没有安宁。这里的“虞”指的是忧虑、担忧。
直枉已传天子诏,厚诬犹见监奴书。
直枉已传天子诏:这句诗意味着正直和冤枉都已经被传达到了皇帝那里。这里的“诏”指的是皇帝的命令或旨意。
厚诬犹见监奴书:这句诗表明即使被严重冤枉,也还能在监狱的记录中看到。这里的“监奴书”指的是监狱中的记录文件。
傥令甬道真难继,未必都曹可遂初。
傥令甬道真难继:这句诗暗示如果甬道(比喻途径或机会)真的难以继续下去的话,那么一切都不可能实现。这里的“甬道”指的是成功的机会或路径。
未必都曹可遂初:这句诗表达了一种悲观的看法,认为即使努力也可能无法达到最初的目标或期望。这里的“都曹”指的是主管或负责的人。
万里上流关社稷,不知天意竟何如。
万里上流关社稷:这句诗意味着国家的命运如同万里之遥的水路,充满了不确定性。这里的“上流”指的是国家的上游或关键位置。
不知天意竟何如:这句诗表达了对于未来命运的不确定性和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之情。这里“天意”指的是自然法则或命运的安排。
闻韩正伦检正挂冠感叹故交怅然久之偶成三首
心存即鹿叹无虞,画地虽工理反疏。
直枉已传天子诏,厚诬犹见监奴书。
傥令甬道真难继,未必都曹可遂初。
万里上流关社稷,不知天意竟何如。
注释:
心存即鹿叹无虞:心中存有野心就像拥有一只鹿一样,但却感叹国家没有贤明的君主来治理。
画地虽工理反疏:虽然画出了地图,但地理上的规划却显得杂乱无章。
直枉已传天子诏,厚诬犹见监奴书:正直公正的声音已经传达给皇帝,但那些诽谤和诬陷仍被记录下来。
傥令甬道真难继:倘若甬道真的难以继续下去,那么事情就会变得更加棘手。
未必都曹可遂初:未必所有的部门都能顺利地开始新的局面。
万里上流关社稷:指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不知天意竟何如:不知道上天的意图到底是怎样的。
赏析:
这首诗是刘禹锡对韩正伦的赞颂之作,表达了他对韩正伦归朝归政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政治局势的担忧和忧虑。诗中通过描绘韩正伦归朝归政的情景,展现了他忠诚于国家、关心民生的高尚品质;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政治局势的担忧和忧虑,暗示了国家政治可能存在的问题。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