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今日富池头,浩荡风烟卷雪楼。
湖海百年双鬓老,荆扬两地一萍浮。
河斜左界流清夜,云密西郊望有秋。
通塞随时何必问,明朝又放溧阳舟。
【注释】
去岁:去年。五日:即五月五日,端午节。雪:喻指风浪,这里指战乱。
富池头:在今湖北鄂州。浩荡风烟卷雪楼:浩荡的风云,卷起积雪的楼阁。
湖海:泛指江河湖海,借指漂泊在外的生活。百年:指人或物经历的时间长久,这里指岁月流逝之久。双鬓老:两鬓斑白,形容年老。荆扬:荆州和扬州,泛指东南一带。一萍浮:像浮萍一样漂浮不定,比喻四处漂泊。
河斜左界流清夜:河水向左流淌,清冷的月光照亮了两岸。西郊:指西边的郊区。云密西郊望有秋:天空中乌云密布,西边的郊区仿佛可以预见秋天的到来。通塞:指国运的兴衰,有时也指战争或和平时期。随时: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何必问:有什么可问的呢?明朝又放溧阳舟:明天又要乘船出发去溧阳县。
译文:
去岁端午节那天从鄂州出发,如今又在江南水乡度过。
去年的今天我在湖北的富池头,如今却已身陷战乱之中。
我漂泊在江湖之间已经整整一百年,像浮萍那样飘荡无定。
现在荆州和扬州两地都沦陷在敌人的手中,就像孤舟随波逐流,无法自主。
江水向左流淌,清冷的月光照满了两岸,西边的天空似乎预示着秋天即将到来。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兴衰交替的时期,战争还是和平我们无从得知。
明天又将启程去溧阳,不知何时才能再次见到故乡。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元丰二年(1079)端午节时所作的一首感怀诗。当时,作者被贬到杭州做通判,此诗便是他在杭任上所作。
首联写诗人当年在鄂州发端,而今又到了杭州,感叹时光荏苒、身世浮沉。颔联写自己漂泊一生的经历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颈联写自己身处乱世,但依然保持高洁的品格。尾联表达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注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