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山凌晓度先锋,泣穴鼯鼪已灭踪。
天子圣明知万里,归徕州下拆泥封。
赏析《宫词一百首》
王建,唐代诗人,字仲初,颍川人(今河南省许昌市)。出身寒微的他通过科举入仕,晚年为陕州司马,又从军塞上。他擅长乐府诗,与张籍齐名,世称“张王”。他的诗歌以田家、宫廷生活为题材,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独特感悟。
《宫词一百首》,这是王建在朝中所作,描绘了他在皇宫中的所见所感。诗句如“鸦山凌晓度先锋,泣穴鼯鼪已灭踪”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朝政的关注和对权臣的担忧。其中,“鸦山凌晓度先锋”描绘了清晨时分,朝廷官员忙碌的景象,而“泣穴鼯鼪已灭踪”则寓意着奸臣已被除去,国家开始稳定。
第二句“天子圣明知万里,归徕州下拆泥封”,表现了皇帝的智慧和远见,以及对边境安宁的重视。这反映了唐朝时期中央集权的加强以及统治者对边疆稳定的高度重视。
结尾两句“天子圣明知万里,归徕州下拆泥封”更是将这一主题推向高潮,展示了皇帝英明决策,使得边陲安定,人民得以安居乐业。这不仅是王建对当时政治状况的一种评论,也反映了他深厚的历史观和责任感。
王建的《宫词一百首》通过对朝政的描写和对国家大义的思考,不仅展现了其深邃的历史观和政治敏感性,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