貂冠骀背侍龙颜,前殿师臣第一班。
坐使皇基增九鼎,得贤应许继南山。
诗句释义及赏析
宫词一百首 注释及赏析
“貂冠骀背侍龙颜”: 貂冠是皇帝的专用头饰,通常由珍贵的貂毛制成。这里的貂冠表示尊贵的地位和威严。“骀背”意指背部微曲,形容人的体态优雅而略显老态。侍奉在皇帝面前,意味着对权力中心的高度依赖或忠诚。“龙颜”指的是皇帝的面容,常用来形容帝王威严和神圣。
“前殿师臣第一班”: 这句话描绘了宫廷内的一个场景,可能是指朝会时站在最前列的大臣们,他们被视为国家的栋梁和领导者。“师臣”在这里可能是“辅佐之臣”的意思,强调了他们在国家事务中的重要角色。“第一班”则可能是指在某一特定任务或职务上处于领导地位。
“坐使皇基增九鼎”: 九鼎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重器,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威和力量。这里的“坐使”暗示这些大臣通过他们的智慧和努力,为国家带来了稳定和繁荣。“增”字表达了一种增长或增强的意义,这里指国家的基业因他们的贡献而更为强大。
“得贤应许继南山”: “贤人”指的是有才能和德行的人,这里的“得贤”意味着国家得到了合适的人才。“应许”可能是指朝廷对这些贤人的认可和支持,使他们得以施展才华。“继南山”则是用自然界中的高山来比喻贤人的崇高和不可动摇。这反映了诗人对于贤能人士在国家发展中作用的高度赞扬和期待。
译文
貂冠者,贵冠也;师臣,辅臣也;龙颜,帝颜也。
前殿之臣,第一班也;坐令国基增九鼎也;得贤,得贤人也;应许,认可也;继南山,如南山般坚实不可摧。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理想的君臣关系和贤臣的重要性。诗中的“貂冠”“师臣”等词汇不仅富有象征意义,还体现了古代中国对官员和贵族的尊重。通过“坐使皇基增九鼎”,诗人强调了贤臣对国家繁荣的贡献,以及他们应受到的尊敬和支持。结尾的“继南山”,则通过自然景观来隐喻贤臣如同坚固不移的山一样,为国家提供稳固的根基。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对古代官场文化的赞颂,也是对理想政治治理的一种理想化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