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在淳熙日,中兴最盛年。
身逢千载运,眼见五朝天。
楚甸当澄按,岷江极溯沿。
经途俱极险,问字始能言。
卫国呼珠帽,阎公着玳筵。
进思红满幄,便室白连椽。
诏趁回衡雁,重听下峡猿。
讲书闻岳麓,论道识湘川。
至治承三纪,康谣沸九㙻。
亲逢尧寿并,继见禹功传。
阶玉骈床笏,籯金课椠铅。
程书仍把学,句读始精研。
白发沈詹事,青云张集仙。
遗经说东鲁,大义指南轩。
古郢十连地,修门万里船。
欢呼瞻玉轪,恭请拥珠鞯。
全盛开京邑,升平沸市廛。
民无买刀佩,士有诵声弦。
去国波浮鹢,炎陬瘴跕鸢。
稍知遗枉白,仅齿与龄玄。
附首丁宁切,垂膺涕泗连。
止樊谗暧昧,皖箦恨缠绵。
奏牒怀留语,慈亲返故泉。
名坊观正献,萧寺饯忠宣。
鼓笈来承学,抠衣接钜贤。
伊濂一宗匠,郑邓两魁躔。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山居感旧百韵
昔在淳熙日,中兴最盛年。
身逢千载运,眼见五朝天。
楚甸当澄按,岷江极溯沿。
经途俱极险,问字始能言。
卫国呼珠帽,阎公着玳筵。
进思红满幄,便室白连椽。
诏趁回衡雁,重听下峡猿。
讲书闻岳麓,论道识湘川。
至治承三纪,康谣沸九㙻。
亲逢尧寿并,继见禹功传。
阶玉骈床笏,籯金课椠铅。
程书仍把学,句读始精研。
白发沈詹事,青云张集仙。
遗经说东鲁,大义指南轩。
古郢十连地,修门万里船。
欢呼瞻玉轪,恭请拥珠鞯。
全盛开京邑,升平沸市廛。
民无买刀佩,士有诵声弦。
去国波浮鹢,炎陬瘴跕鸢。
稍知遗枉白,仅齿与龄玄。
附首丁宁切,垂膺涕泗连。
止樊谗暧昧,皖箦恨缠绵。
奏牒怀留语,慈亲返故泉。
名坊观正献,萧寺饯忠宣。
鼓笈来承学,抠衣接钜贤。
伊濂一宗匠,郑邓两魁躔。
译文:
山居感旧百韵
昔日在淳熙年间,是中兴最兴盛的时代。
身逢千年的历史变迁,目睹了五代十国的景象。
楚地辽阔如砥平地,岷江源远流长。
经过的道路都是极为艰险,只有提问学习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卫国时戴珠帽,阎罗时用玳瑁宴席。
思考治国方略,见识于湘川之水。
治理国家延续了三百年,百姓欢欣歌唱。
亲身见证了尧舜的盛世,又看到大禹的功绩传承。
台阶玉石排列,书桌上铺着象牙木片。
程颐的书仍然要仔细研究,句子的停顿开始精细。
头发花白的沈氏,青云直上的张集仙。
遗留下来的经书谈论东鲁,大义指明方向在南轩。
古代郢城周围千里,修建的大门通向万里船帆。
欢呼观看玉制车轮,恭敬地请求乘坐珍珠马鞍。
全开京城繁荣景象,市井之中沸腾如市。
百姓没有购买刀剑,士子们诵读诗篇弦歌不绝。
离开国家就像漂浮的船只,南方瘴气缭绕难以忍受。
稍微知道一些冤枉之事,年纪轻轻就去世。
向皇帝表达忠诚之情,希望返回故乡泉水。
名坊观赏正献殿,萧寺中送别忠宣侯。
背着书籍求学,穿着官服迎接贤才。
伊尹、吕望是一辈的大师,孔子、老子是两位伟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