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三百里,巨浸压宫亭。
势接九江汇,峰连万古青。
渊源开道术,哤幻杂仙灵。
厚地蟠奇秀,雄标动杳冥。
浓岚晨历历,流水夜泠泠。
雪拥琼瑶障,花繁锦绣屏。
吾居尝静对,亲处异空聆。
瀑布手自酌,斜川身所经。
龙渊敲短策,鸟道绝危陉。
正派尊涵泳,高山有典型。
揭来三涉径,知阅几周星。
白傅松犹在,陶潜菊未零。
坚高思并辙,今古共忘形。
便拟安圭窦,终期老涧坰。
忽严大君诏,言驾小侯軿。
一别门垂柳,重观阶换蓂。
出山羞小草,浮海又流萍。
颇觉登山屐,翻成泛宅舲。
回头看豹雾,望眼隔鸾汀。
纵抱知还志,何时振倦翎。
道中思庐山
庐山三百里,巨浸压宫亭。
势接九江汇,峰连万古青。
渊源开道术,哤幻杂仙灵。
厚地蟠奇秀,雄标动杳冥。
浓岚晨历历,流水夜泠泠。
雪拥琼瑶障,花繁锦绣屏。
吾居尝静对,亲处异空聆。
瀑布手自酌,斜川身所经。
龙渊敲短策,鸟道绝危陉。
正派尊涵泳,高山有典型。
揭来三涉径,知阅几周星。
白傅松犹在,陶潜菊未零。
坚高思并辙,今古共忘形。
便拟安圭窦,终期老涧坰。
忽严大君诏,言驾小侯軿。
一别门垂柳,重观阶换蓂。
出山羞小草,浮海又流萍。
颇觉登山屐,翻成泛宅舲。
回头看豹雾,望眼隔鸾汀。
纵抱知还志,何时振倦翎。
赏析:
这首诗写于作者被贬谪到江西期间,诗中所描绘的都是庐山的景色和自己的感慨。整首诗以庐山为中心,通过对庐山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命运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望。
首联“庐山三百里,巨浸压宫亭。”,诗人开篇便以宏大的气势描绘了庐山的壮丽景色。庐山作为中国十大名山之一,其雄伟壮观的形象跃然纸上。在这里,庐山仿佛是一座巨大的宫殿,被巨浸(即长江)环绕,显得更加雄伟壮丽。这一句也奠定了全诗的主题,即对庐山的赞美和向往。
颔联“势接九江汇,峰连万古青。”,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庐山与周边环境的紧密联系。庐山地势险要,与九江相连,山峰连绵不绝,千年不朽。这不仅展现了庐山的自然之美,也暗示了诗人对于这种自然美景的深深热爱和敬畏之情。
颈联“渊源开道术,哤幻杂仙灵。”,诗人进一步深入描写了庐山的神奇魅力。庐山不仅是一处优美的旅游景点,更是道教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这里的道术渊源流长,充满了神秘与奇幻的色彩。同时,庐山也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各种仙灵在此聚集,增添了庐山的神秘色彩。
尾联“吾居尝静对,亲处异空聆。”,诗人通过对比自己与庐山的距离,表达了对于庐山的深深眷恋和思念之情。虽然身处官场,远离故乡,但每当静下心来面对庐山时,总能感到一种宁静和安宁。而这种安宁正是诗人在官场中苦苦寻求的一种境界。
诗人还通过描绘庐山的山水风光、动植物种类等,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形象。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的热爱和追求,以及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和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