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不受范,偃蹇散莫收。
领略得要会,聚此百尺楼。
霁色明千峰,斜阳带归舟。
堪洗北客尘,似脱南冠囚。
二子倚秋晚,岸巾送明眸。
杯寒风景切,句落云烟愁。
况我江海人,二顷亦易秋。
百年鸥盟在,脱帻行当休。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分析能力。此题考核理解诗句内容要点,鉴赏作品的思想感情的能力。赏析时首先要指出诗句中运用的表达技巧,然后结合具体内容具体分析。“江山不受范,偃蹇散莫收”“领略得要会”一句,写登楼观景。“江水奔涌而来,山峦隐现其中,气势磅礴,景色壮观。但诗人只觉江山之壮阔,并不为所动。”江山不受范”,意为江山大好却无动于衷。“偃蹇散莫收”,“偃蹇”,指山势高峻;“散莫”,指水流湍急。“山势高峻而水流湍急”的景象在诗人看来,是“不受范”的表现。

“霁色明千峰,斜阳带归舟”两句,描写日暮时的景色。“霁色明千峰”,天晴云开,群山万壑尽收眼底,明丽如画。“斜阳带归舟”,夕阳西下,江上渔舟点点,映着余晖,显得格外醒目。这两句写出了傍晚的景色,与前两句相呼应。

“堪洗北客尘,似脱南冠囚”两句,抒发自己的情怀。“堪洗北客尘”,北方游子到此,心情舒畅,可以洗尽北客之尘,重振精神。“似脱南冠囚”,南方人来到这里也感到如释重负,仿佛从囚徒变成了自由人。

“二子倚秋晚,岸巾送明眸。”“二子”,两位友人。“倚”,依偎在一起。“明眸”,明亮的眼睛。这两句写的是友人在秋天傍晚时分来登楼赏景。他们相互依偎,在秋日黄昏中送别。

“杯寒风景切,句落云烟愁”,这两句是说自己面对这美好的自然景观,心情却十分沉重。酒冷了,风景依旧;诗成之后,云烟缭绕,愁绪难消。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因登高望远而产生的孤独感和苦闷的心情。

“况我江海人,二顷亦易秋”,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何况我是一个漂泊在江海的人呢?即使是两顷地(一顷为一百亩)的田地,也可以很容易度过这个秋季。这两句表现出诗人的豪情。

最后两句:“百年鸥盟在,脱帻行当休。”“鸥盟”,指与鸥鸟结下的友谊。“脱帻”,即解簪。古代士大夫束发戴冠,以帛为缨,插簪于帽侧。这里泛指戴帽、束发、插簪等头饰。这两句意思是:我的一生志趣在于与鸥鸟为伍,如今心愿已了,就该脱去衣冠,好好休息了。这两句写出了诗人晚年的闲适生活和超然的情怀。全诗语言清新流畅,情感真挚感人。

【答案】

江山不受范

偃蹇散莫收

领略得要会

聚此百尺楼

霁色明千峰

斜阳带归舟

堪洗北客尘

似脱南冠囚

二子倚秋晚

岸巾送明眸

杯寒风景切

句落云烟愁

况我江海人

二顷亦易秋

百年鸥盟在

脱帻行当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