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正三,上来稽首各和南。
若问香山山里事,灵源一派碧如蓝。

颂三首

元正三年的正月初一,皇上上朝时依次向各位大臣行礼问候。

若问香山寺里的事情,那灵源寺一派碧水清澈如蓝。

这首诗是诗人元稹为皇帝元稹撰写的《元和纪行》中的第三篇。《唐才子传·元稹传》记载:“元稹与李绅同在翰林,因联句为文,诗成后,李绅自撰序。元稹作序。凡十篇,皆以美太平之事,人皆称为‘元和体’。” 本诗是作者应皇帝之请,写的颂圣词中的第三篇。第一篇是咏物,第二篇咏物兼咏史,第三篇咏史兼写景。这三篇颂圣词,都是用骈俪的对偶形式写成,但风格各异:第一篇写得典雅工巧;第二篇写得平实自然;第三篇则写得清新高远。

首句中“稽首”,是古代臣子朝见君主或拜谒尊长时所用的礼节。这里指诗人向皇帝元稹行礼问候。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元稹当政以来,励精图治,天下大治,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富饶强盛,因此我等臣民都感到十分荣幸。“各”字,表示君臣之间的互相尊敬。

颔联的意思是说,如果你要打听香山寺里面的事,那里的山清水秀,风景优美,真是令人向往。香山寺位于今北京市海淀区西郊,原称“嘉福寺”,始建于隋仁寿年间(公元601-607年),唐代改名为香山寺。

颈联意思是说,香山寺里的景色非常美丽,那里的灵源寺一带的山水,一片湛蓝清澄,如同碧玉一样。灵源寺位于香山区西部,距香山约4公里处,原名龙泉寺,建于东晋时期,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寺内有一泉,泉水从石缝间涌出,清澈甘冽,故名“灵泉”。唐代白居易曾题诗赞其曰:“香炉初上日,灵井乍看天。池面无留水,阶前有路田。”

尾联的意思是说,这里的山水之美让人流连忘返,仿佛置身于仙境一般。

赏析:

这是一首颂圣词,歌颂了元稹的政绩,表达了他对朝廷的感激。全诗语言简练而优美,意境深远而开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