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双眸夜烱然,一声江雁落灯前。
马非汗血材终下,木或青黄性不全。
风月未容诗入务,乾坤应许酒为年。
寒城日出无穷事,老耳山中独听泉。
酬潘景玉
读史双眸夜炯然,一声江雁落灯前。
马非汗血材终下,木或青黄性不全。
风月未容诗入务,乾坤应许酒为年。
寒城日出无穷事,老耳山中独听泉。
注释:
- 读史双眸夜炯然:读史时,双眸如炬,炯炯有神。
- 一声江雁落灯前:形容夜晚的宁静与寂寞。
- 马非汗血材终下:比喻人才不一定来自高贵的家庭,即使出身低微,也有可能展现出卓越的才华。
- 木或青黄性不全:指树木的生长过程,有时青涩,有时成熟,无法完全掌控。
- 风月未容诗入务:形容诗歌难以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意境。
- 乾坤应许酒为年:认为天地间应该允许人们通过饮酒来度过时光。
- 寒城日出无穷事:描绘了一个早晨,城市的繁华景象。
- 老耳山中独听泉:形容在山林中独自聆听泉水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宁静和美好。
赏析:
这首诗以“酬潘景玉”为题目,可能是诗人对友人潘景玉的一种回应或赞美。全诗通过对历史人物、自然景物和人生境遇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感悟和哲理思考。
首句“读史双眸夜炯然”,诗人在历史的长河中寻找自己的定位和价值,如同夜读史书,双眼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次句“一声江雁落灯前”,则描绘了夜晚的静谧场景,江上的孤雁声声入耳,增添了几分凄凉之感。
第三句“马非汗血材终下”,诗人以动物喻人,暗示真正的才能并非来自高贵家庭,而是需要经过磨砺和努力才能展现。第四句“木或青黄性不全”,进一步强调了事物发展的不可预测性,就像树木的生长过程一样,有时青涩,有时成熟,无法完全掌控。
第五句“风月未容诗入务”表达了诗人对于诗歌的无奈,认为诗歌难以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意境。第六句“乾坤应许酒为年”,则是对天地间的一种豁达理解,认为人们应该通过饮酒来度过时光,享受生活的乐趣。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态度的思考。
最后两句“寒城日出无穷事,老耳山中独听泉”,描绘了城市的繁华景象和山林中的宁静美景。诗人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了一种平衡,既有对繁华世界的欣赏,也有对自然之美的珍惜。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态度:既要追求生活的繁华和美好,也要注重内心的宁静和修养。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通过对历史人物、自然景物和人生境遇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深刻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