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巷深深过客稀,杖藜闲坐钓鱼矶。
醉来一枕华胥梦,肯校人间是与非。
东湖
门巷深深过客稀,杖藜闲坐钓鱼矶。
醉来一枕华胥梦,肯校人间是与非。
注释:
东湖:即西湖,在今浙江省杭州市。
门巷深深过客稀:门巷深幽,很少有行人经过。
杖藜:藜草茎可为杖,拄着藜杖表示闲居。
钓矶:指江边或水中的小石矶,可以垂钓。
华胥梦:传说中一种美妙的梦境。
校:比较。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作品。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世俗纷扰的超然。
首句“门巷深深过客稀”,描绘了东湖周围深深的门巷里,行人稀少,宁静的氛围。这一句不仅写出了东湖的地理位置和环境,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环境的向往和喜爱。
次句“杖藜闲坐钓鱼矶”,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悠闲的生活状态。杖藜意味着手持拐杖,悠闲自在地坐在钓鱼矶上。这一句既表现了诗人的生活态度,也展现了东湖的美丽景色。
第三句“醉来一枕华胥梦”,表达了诗人在饮酒后进入梦中的感受。华胥梦是一种美妙的梦境,诗人在这里用它来形容自己沉浸在酒中的愉悦感受。这一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同时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淡然。
最后一句“肯校人间是与非”,表达了诗人对于世间纷争的态度。他不愿意去比较人和人之间的是非对错,而是选择了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这句诗既表现了诗人的个性特点,也展现了他对人生哲理的理解。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东湖的美丽景色,并通过自己的内心体验,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