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镂墨淋漓,珊瑚架最宜。
静援花影转,孤卓漏声迟。
题柱吾无取,如椽彼一时。
风骚兼草隶,千古有人知。
注释:
- 青镂墨淋漓,珊瑚架最宜。青镂:指雕刻有青色花纹的木头。墨淋漓:指墨色淋漓,即墨色斑驳。珊瑚架:指陈列珊瑚的架子。
- 静援花影转,孤卓漏声迟。静援:安静地扶着。花影转:影子在转动。孤卓:高耸。漏声迟:漏水的声音很迟才响起。
- 题柱吾无取,如椽彼一时。题柱:在柱子上题写诗文。吾无取:我没有取用它的必要。如椽:像椽子一样高大的柱子。彼一时:那时是一个重要的时期。
- 风骚兼草隶,千古有人知。风骚:古代的一种文体,包括韵文和散文两种形式。草隶:指书法中的草书和隶书两种字体。风骚兼草隶:既包括韵文,也包括草书和隶书。千古:永远。有人知:有人知道。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张绘秘教的九题诗将。全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张绘秘教的独特魅力,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艺术造诣。
首句“青镂墨淋漓,珊瑚架最宜”,描绘了一幅精美的壁画或雕刻艺术品,色彩斑斓,线条流畅,与周围的环境相得益彰。这里的青镂指的是青色的花纹,墨淋漓则形容颜色鲜艳、光泽感强。珊瑚架则是摆放这些艺术品的地方,显得非常雅致。
第二句“静援花影转,孤卓漏声迟”,进一步描绘了这幅画的静态美,通过花影和漏声两个元素,营造了一种宁静而优雅的氛围。花影转动的画面仿佛在讲述着一个故事,而漏声则如同时间的流逝,让人感受到一种永恒的韵味。
第三句“题柱吾无取,如椽彼一时”,表达了诗人对这幅画作的欣赏之情。虽然诗人认为在柱子上题写诗文没有必要,但他认为这幅画作却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那时是一个重要的时期,这幅画作见证了那个时代的历史变迁和社会风貌。
第四句“风骚兼草隶,千古有人知”,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这里提到了风骚和草隶,这两种艺术形式都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风骚”一词通常用来形容文学才华横溢,善于表达个人情感和观点的人。这里的“风骚”可能是指那些擅长创作诗歌和文学作品的人。至于“草隶”,则是指书法中的草书和隶书两种字体。它们都代表着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值得人们去欣赏和传承。最后两句“风骚兼草隶,千古有人知”,强调了这种艺术形式的重要性和传承的必要性。只有那些真正懂得欣赏和传承这种艺术的人,才能理解其中的深意和价值。
这首诗通过对张绘秘教九题诗将的描绘,展示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让人们感受到了古人的智慧和才华。同时,也提醒我们要保持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让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得以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