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青山对结庐,坟头秋色亦萧疏。
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
自作寿堂因书一绝以志之
湖上青山对结庐,坟头秋色亦萧疏。
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
诗句释义:
自作寿堂因书一绝以志之
这句子意味着作者在建造自己的寿堂之后,为了留下纪念,写下了这首诗作为记念。”自作寿堂”指作者自己建造的寿堂,”因书一绝以志之”表示作者通过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感慨和志向。湖上青山对结庐,坟头秋色亦萧疏
这两句描述了一幅宁静的景色,即诗人在湖边的青山下建造了一座简朴的房子,坟墓旁边也显得格外凄凉。”对结庐”指的是面对青山建造房屋,”坟头秋色亦萧疏”则表达了坟墓旁边的景色也是凄凉的,秋天的色彩显得更加萧条。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
这两句是说,即使未来可能有人寻求李白的遗作,但他本人并不希望他的诗被用于封禅等重大仪式中。”茂陵”指的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唐的陵墓,而”遗稿”则是指遗留下来的诗作。这里的”他日求遗稿”暗示了将来可能会有人寻找李白的诗作。最后一句”犹喜曾无封禅书”表达了李白对自己诗歌的态度,尽管有人可能会寻求李白的遗稿,但他却不希望自己的诗歌被用于封禅等重要场合,因为他认为诗歌应该保持其自由的本质,不应当受到这些政治仪式的限制。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晚年的作品,反映了他对自己诗歌创作的坚持以及对政治现实的不满。通过对湖边青山和坟墓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生活态度。同时,通过拒绝诗歌服务于封禅等重要仪式,体现了李白对于诗歌自由本质的追求和对现实政治压力的抗议。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充满了哲理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