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径开从蒋兖州,至今孙子亦风流。
钩帘虽对鄮山月,闻笛应悲京口秋。
往事漫劳书咄咄,馀生只合赋休休。
问君办得蓑衣否,便好相随上钓舟。

寄题蒋封州三径堂堂本在丹阳后避地四明再创

林季仲,南宋诗人,其作品多以抒发对故土的思念和对友人的关怀为主题。此诗通过描绘蒋兖州的美景及与友人共游之乐,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山水画卷。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令人回味无穷。

译文
三径开从蒋兖州,至今孙子亦风流。
钩帘虽对鄮山月,闻笛应悲京口秋。
往事漫劳书咄咄,馀生只合赋休休。
问君办得蓑衣否,便好相随上钓舟。

注释

  1. 蒋兖州:地名,宋代时为蒋氏家族所在地,位于今天的丹阳地区。2. 三径:指蒋兖州中的三条主要道路,象征家族的繁荣昌盛。3. 孙子:指蒋家的后代子孙,此处用来形容他们的才华与风流。4. 钩帘:古代的一种窗帘,用以遮挡月光。5. 鄮山(yú)月:鄮山是江苏镇江附近的一座山峰,这里用它来象征自然景观的美。6. 京口:古地名,位于今江苏镇江市,这里用来借指江南水乡的美景。7. 书咄咄:形容书信往来频繁,忙碌不已。8. 馀生:指剩余的生命或年华。9. 蓑衣:一种用于捕鱼的雨具,常与钓鱼相关联。10. 钓舟:指渔船,常用于垂钓。
    赏析
    《寄题蒋封州三径堂堂本在丹阳后避地四明再创》这首诗通过对蒋兖州的描写和对过往岁月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诗中提到的“三径”和“孙子”都是富有诗意的词汇,前者象征着家族的荣耀与兴旺,后者则暗示了家族后代的才华与风采。此外,“钩帘”、“鄮山月”、“京口秋”等意象,不仅增添了诗歌的画面感,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

诗中还提到了“往事漫劳书咄咄,余生只合赋休休”,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繁忙书信往来的遗憾和对悠闲生活的向往。而最后的“问君办得蓑衣否,便好相随上钓舟”,则是对未来相聚时刻的期望,希望与朋友一同享受钓鱼的乐趣。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故土、友情和生活的态度和感受,是一首充满情感美和生活哲理的优秀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