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泼天明,萧寺踞山坞。
荒阶下鸟雀,古木飒风雨。
徐行石苔花,徙倚望江渚。
日暮山更寒,檐头铃自语。
【注释】
台州:今浙江台州市。兜率寺:在台州城西。
淳熙三年(公元1176年)春孟春所作。
萧寺:指台州的萧寺,是南宋名刹。
荒阶:寺院的石阶。
鸟雀:指鸟雀在石阶上跳跃、觅食。
飒风:形容风吹得树木摇曳生姿。
徐行:缓步行走。
石苔花:指苔藓覆盖在石头上的花朵。
徙倚:徘徊而立。
江渚:江中的沙洲。
日暮:太阳将要落山的时刻。
山更寒:山色更加冷清。
檐头:屋檐上。
铃自语:佛铃在傍晚时发出清脆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于淳熙三年(公元1176年)春天在台州的萧寺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中描写了作者清晨在萧寺游览所见的美景和所感之情。开头两句写萧寺踞山坞,春江泼天明。接着四句写萧寺周围的自然景色,“荒阶下鸟雀”,表现了萧寺幽静的环境。“古木飒风雨”则描绘了萧寺内古木参天的苍劲景象。最后四句写萧寺周围景色的变换及诗人的感受。日暮时分,山色更加冷清,佛铃声也显得特别清脆。全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富有生活气息。